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明石洋子的三步曲《与自闭症儿子同行》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12-2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明石洋子女士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把自己的长子彻之从一个低功能的自闭症患儿培养成为在一间政府办的养老院工作的公务人员。他还同时把次子也培养成才。这套书分为三部:《原汁原味的育儿》、《通往自立之路》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第三部《为了工作加油》正在翻译当中。希望她的经验和历程能激励我们为家庭和孩子的未来不断努力。

以下为作者序。

    去年10月,应友人青山春美老师之邀,我为来日进修的上海青聪泉老师做了一次讲座。席间,听说拙著《通往自立之路》已由洪波先生译成中文,在家长之间传阅,被誉为“育儿宝书”。
    据说,在残障儿童疗育与教育的环节,中国孩子成长的基本生活场所——家庭与地域社会之重要性往往被忽视。读完拙著以后,许多家长开始认识到“与自闭症儿在地域社会共生”的重要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以特意委托访日的老师捎来问候,表示谢忱。执笔之初,绝没料到会给异国的老师与家长带来如此大的帮助,此时,我不禁有受宠若惊之感。

    老师与家长的价值观有所改变,从此注重地域社会的“耕耘”,尊重孩子本人的愿望,还意识到:自闭症孩子之所以“不会”,是因为他“还不明白”,因此,我们有必要琢磨干预的方法,使之“明白”,而不是一味盯住其“不会”的弱点,有勇无谋,鲁莽地加大训练的强度。这些转变,足以令人欣慰。对儿子彻之,我曾以其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教导,让他“明白”,最终使其学会做许多事情。在育儿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整顿周围的环境,其中包括周围人们的干预。现在,人们逐渐认可,对自闭症的干预方式应该从医学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但在三十年前,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多,而我一直坚持以此育儿。

    多亏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今年三十八岁的长子彻之虽患自闭症并伴有智障,但仍以川崎市公职人员的身份辛勤工作,在本地社会中幸福地生活着。只要消除阻挡其融入社会的种种障碍,彻之就能每天在欢笑中度过。NHK播放的纪实片《街区的欢颜》如实地记录了彻之的日常生活。

    时隔半年左右,今年3月,我受邀到中国上海和福州两地演讲,终于得以与洪波先生相聚,并由他担任上海一地的现场翻译。听说他平日奔忙于生计与育儿之间,还利用零碎的休息时间,陆陆续续地翻译拙著《原汁原味的育儿》和《为了工作,加油》,辛苦之情形,可想而知。文如其人,在译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窥见译者诚恳踏实的处事和坦荡耿直的秉性,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家人深沉的爱。他生活的现状,或许就是中国许多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缩影吧。

    自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来,日本发起“发育障碍启发宣传周”(自4月2日起的一周)以呼应,致力于增进人们对自闭症者的认识、理解和接纳。时至今日,杀害自闭症子女或强迫其一同自尽之类的不幸事件在日本仍时有发生;“育儿不当导致自闭症”的无端误解远未销声匿迹,仍然折磨着众多家长,可见启发宣传活动的必要。为了消除“自闭症”字面带来的消极印象,为了推广“障碍在身,并非不幸”“快乐的自闭症文化”等积极的理念,每天我都在奔走呼吁。

    我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给大家带来信心和勇气,使家长们不再因为孩子的缺陷而悲天悯人,不再去乞求人家廉价的同情;使家长们认识到“孩子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所在”;使家长们发现自己孩子的可爱之处,以孩子降临吾家为幸福,恢复孩子出世当时、我们作为父母的激情。只要换个积极的角度思考一下,认可稍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就能以“接受差异、欣赏差异”的心态,快乐地行进在育儿的旅途。

    我衷心地希望中国的家长在从自己孩子身上学到许多东西的同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援。“在适当的支援下自立”是孩子们的人生目标,“自闭症不要紧,有差异也可以”的共生社会是日中两国许多家庭的崇高梦想,让我们为其早日实现而携手努力吧!今后,我和青山老师将经常访问中国,不遗余力地协助诸位,促进对自闭症者的“正确理解和适当支持”。中国的朋友们,愿我们有缘再相会!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康复 自闭症治疗
上一篇:引导自闭症儿童关心他人
下一篇:与自闭症(孤独症)有关的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抢救麻烦大作战
  • 泛自闭症障碍儿童——雷特氏症
  • 结构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 “雨人”妈妈的日记
  • 儿童节里爱如潮涌
  • 如何与自闭症患者相处
  • 特殊儿童需要早期干预
  • 个别化训练计划-2
  • 3-7岁儿童多元智能测评
  •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