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特殊儿童的游戏发展-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游戏的玩法很固定、刻板,依自己的方式玩,如:摇晃小汽车,缺乏功能性玩法。自闭症儿童游戏时呈现相似的特征,缺乏自发性、弹性、想象力和社会能力。给予自闭症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自闭症儿童有重复的刻板性行为出现。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不论在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情境下,功能性活动及象征游戏的表现,均较相同心理年龄的智障儿童及一般儿童差。自闭症儿童花较少时间玩、较少功能性行为,象征性行为少于对照组。自闭症儿童常被同伴排斥,使得他们的障碍更加严重,当他们有机会自由玩耍时,倾向于重复地玩相同的活动,以满足自己的兴趣,少有假扮性游戏,游戏能力比其它儿童迟缓。
(一) 游戏的象征层次
自闭症儿童游戏时的共同特征是以刻板形式操弄物体,操弄游戏比功能性和象征游戏的比率高,操弄玩法由简单到复杂,如:摇晃敲打玩具、将玩具迭高或排成一排。自闭症儿童在假装性游戏有显著障碍,缺乏想象和象征游戏,特别是缺乏自发性的假装游戏。
自闭症儿童的象征游戏一般都是在下列两种情境评量:(1)非结构、自发性情境(2)结构、提示或引导情境,研究显示在非结构、自发性情境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的出现有障碍,有研究显示在提示情境下,自闭症儿童的假装游戏较少障碍,给儿童提示自闭症儿童能出现一些假装游戏,提供更多的外在结构和鹰架协助,能增加假装和功能游戏。给予引导与提示,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表现比自发性情境来得好。
假装的三种象征形式:(a)物体替代:使用一个物体替代另一样东西,如:以手帕代替毯子。(b)赋予属性:假装桌子是湿的。(c)无中生有:想象空杯子里有茶。一般都接受这三种形式的游戏为象征游戏定义。象征游戏是将事物的某些方面做象征性的转换,游戏中所使用的事物,其外形及功能与实物之相似程度,是判断象征动作发展指标之一。
(二) 游戏的社会层次
根据DSM-Ⅳ诊断标准,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互动方面有质的障碍,许多自闭症儿童在五岁后社会化有显著的进步,但社会障碍仍影响同伴游戏。游戏时对他人的社会反应程度,取决于社会障碍程度,与特定同伴和游戏事件的熟悉与经验。在自由游戏情境,自闭症儿童逃避或抗拒社会接触,很少自发性进入游戏团体及接近同伴。自闭症儿童缺乏与同伴社会互动的欲望与技能、共同游戏的社会技能、对游戏兴趣的沟通、社会线索的解读,对同伴的社会友好无法了解与响应,许多儿童以异常方式表达参与社会的意图,如:自闭症儿童告诉他人对游戏有兴趣,却描述伙伴的发型,而不叫他的名字,这些行为容易让同伴误解他们。所以自闭症儿童缺乏适当技能与策略,来接近团体参与团体。同伴团体游戏恶化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孤离,同伴无法领会自闭症儿童的怪异行为,所以扩大彼此间的鸿沟,同伴团体排斥自闭症儿童,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童年时,因为无法与他人一起游戏及建立友谊,感到挫折。
自闭症儿童缺乏与他人相处时的社会技能与社会理解,对社会线索的解读有困难,无法做出适当的响应,而让同伴误解他们。让自闭症儿童与普通班学生一同游戏,教师给予引导与协助,自闭症儿童在游戏情境中练习社会技巧,他们也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或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