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训练法无处不在
大家同样来到这世界上,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正常地接受教育,不能正常的享受生活,反而要被认为是另类?不仅我们这样不停的问自己,问每一个人,相信更多的是孤独症儿童的家人们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公平的事情发生?也许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的内心感受,但是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
做一个生活的细心观察者,多关心一下我们的孤独症儿童吧,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要融入到孤独症儿童的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孤独症儿童由于有沟通方面的障碍,所以他往往选择的是独行侠式的生活,不理会外人的眼光,独自游戏或沉迷于他喜爱的事物,如果教导者没有融入他的生活中并仔细了解他喜爱本项事物的前因后果,是很难去发掘及培养其优势能力的。孤独症的优势能力大多源自于他喜爱的事物,我们应观察他生活中喜爱的事物,进而分析这项事物对其未来是否有帮助,并对于其喜爱的事物按其喜爱的程度排列,如认为孤独症儿童发展其所喜爱的事物较有帮助时,可与周围生活者沟通,多鼓励他喜爱此事物,久而久之,此项事物可能成为其优势能力。为此北京联合大学王梅教授在自主交往训练法讲座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对情侣正在商场逛街,女朋友突然看中了一款包,非常喜欢,按理来说男朋友应该毫不犹豫的给女朋友买下来,可是包太贵了,一千多块钱,男孩知道他买不起,最起码现在买不起,可是不买女朋友肯定会不高兴。此时有三种选择:一,倾其所有买下这个包。二,坚决不买(女朋友肯定会生气)。三,即不买包,又不让女朋友生气。男孩是这样做的:很亲切和关心的说对女朋友说:“饿了吧?我带你去吃你最喜欢吃的、、、、、、”女朋友既有点不情愿又温柔的看着男孩的说:“那好吧。”吃完饭以后,女孩可能还会想着那个包包,这时该怎么办呢?男孩看出了女孩的心思,很心疼的对女朋友说:“咱们好久没看电影了吧?我们今天去看电影吧,最近新出了一部特别浪漫的的爱情片,亲爱的,我想让你陪我一起看!”男孩渴望的看着女孩。女孩还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吗?等看完电影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上了,是回家的时候、、、、、、
王教授说这是一个很生活化的例子,以此对待我们的孤独症儿童,同样能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多发现他的长处,多给与鼓励,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用一般人的标准去衡量,一定是不合格的。在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责骂或处罚的行为难免上演,如此就违反前二项原则。孤独症者在面对这种情形或许畏于被处罚而就范,但他不会把你视为“同路人”,对于未来的教导将造成阻碍。反之你以鼓励的语气,或赞美的口吻,在他心中都有极大的助益。孤独症儿童因为自身的原因,各方面的发展都还不够完善,对于自己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需要我们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通过孩子的外在表现,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要,以便能更好地关心、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