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一)
第二章自闭症的认识
自闭症的征状
2.1 自闭症是一种因脑部功能异常而引致的发展障碍,患者的智力水平不同,行为特征
亦各异。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他们普遍倾向固执和自我中心;在语言和社交发展、
认知和学习方面,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异常情况。
2.2 香港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分类法》第十版(ICD-10)订立的准则,诊断儿童
是否患有自闭症。
2.3 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常在三岁前会出现下列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a) 社交发展的障碍— 患者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他
们多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
方面,由于兴趣偏狭,模仿力较弱,他们多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
性。同时,由于想象力较弱,他们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b) 沟通的障碍— 患者的语言发展大多出现显著迟缓和障碍,说话内容、速
度及音调异常,例如经常鹦鹉学舌、经常复述某些语句的片段、单音调等。
他们对语言理解及非语言沟通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此外,部分儿童更欠
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c) 重复性及局限性的行为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会坚持某些行事方式
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例如前后摆动身
体、摇晃头部、室内绕圈等。他们的兴趣狭窄,可能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
件,或对对象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例如车轮等。
2.4 此外,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
(a) 特殊的感知模式— 在感官反应方面,患者会有过敏或过弱的表现。例如
他们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对
冷热、痛楚反应过弱,因而对危险的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有时,
他们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方法探索对象,把自己沉醉于某种感官刺激
中。
(b) 发展障碍— 根据美国于一九九四年的统计,大约有百分之三十患有自闭
症的儿童智力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弱智(智商七十或以下),而
其中轻度弱智占百分之三十,中度或严重弱智则占百分之四十。此外,他
们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并不平均,发展过程亦与一般儿童有别。例如一个
六岁的自闭症儿童在手眼协调发展方面与同龄的儿童可能相若,但沟通能
力却只等同于一岁的儿童。
(c) 情绪及行为问题— 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患者较容易
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例如他们会过分活
跃、四处走动、尖叫、跳跃;或在心理、生理、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下,感到特别烦闷或焦虑,以致有撞头、扯头发或咬手等自伤行为。
(d) 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异常—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
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例如只吃白饭或某牌子的
饼干。此外,他们亦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
(e) 强项和兴趣—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记忆力。例如他们能对地名、广
告、乐谱、日期、数字等过目不忘,并且可以细致无遗地记录或忆述事物。
此外,他们在个人兴趣和技能方面,例如绘画、拼图、弹琴等,也可能有
特别超卓的表现。
(f) 缺乏体会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了解别人的情
绪比了解别人的语言更为困难。他们甚少与别人有目光接触,亦不会注意
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更难从别人的言语、行为推断别人的想法、意愿
和意图或理解别人的感受。因此,他们有时候会有不恰当的情感表现和社
交行为,例如在别人不开心时大笑,在某些场合说些不恰当的话,或未能
与人分享快乐。
自闭症的发病率、成因及治疗方法
2.5 一般而言,自闭症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的比例约为四对一。外国的普查研究发现,
按照不同的判症标准,自闭症的发病率为每一万人有四至十五名病患者。
2.6 不少临床专家和学者对自闭症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仍未能就其成因作出一致定论。
研究显示,自闭症的形成,与患者心理失调或家长的养育态度无关。病症相信是由
于几种影响脑部发展的因素造成,与中枢神经系统失调有关。部分患者脑部有明显
的损伤,约三分一患者或会在青春期兼患羊癎症。根据近年研究推论,自闭症的成
因可归纳为下列五项:
(a) 神经机能发展问题;
(b) 生化机能发展,如机能失调;
(c) 遗传因素;
(d) 脑部损伤;
(e) 怀孕期间受病毒感染。
2.7 目前,专家对自闭症的真正成因,还未有确切定论,亦未能找到根治的方法。然而,
不少研究指出,透过有系统的教育和训练,配合适当的环境,让患者多些与别人接
触和沟通,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