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钢琴自闭症天才的成长之路,很励志
在我们的印象里,“天才”这个字似乎总与自闭症不期而遇,碰撞出属于自闭症孩子的独特火花,让大多数的人去艳羡这些特殊的孩子为何会拥有如此强大的超能力,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特殊天才在自闭症这个群体中也是极少数的,并非每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都具有超能力。而这些自闭症里的“超人”也和所有的自闭症孩子一样,经历过成长过程中的酸痛与苦楚,甚至他们承受的更多,下面我们来走近钢琴自闭症天才刘盾,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演绎自己的独特人生。
他今年25岁了,却不能连贯地说出一段话;他能说出任意一个词在《辞海》中第几页,却不知道这个词表达的意思;他能准确计算出一长串的算式,却不会做一道最简单的实际应用题;他会织毛衣,却不能自理生活,不懂得关爱别人。他喜欢待在角落里,在时钟到达整点时,开始弹奏李斯特或贝多芬的钢琴曲。
他是刘盾,一个自闭症患者,同时也是一个钢琴天才。他是一个“雨人”,一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荣誉
曾获全国钢琴比赛金奖
今年8月,第八届百花奖全国艺术特长生大会总决赛在上海如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选拔出来的艺术精英参加。高规模、严要求,评委相当专业,无论是对表演者的台风还是技术水准都无比挑剔。
在钢琴专业组的表演现场,已有几位选手因为坐姿、致礼等小细节遭致评委扣分。“下面有请来自湖北荆州的刘盾登台,他,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报幕员话音刚落,几位评委的眼睛都齐刷刷地集中到舞台上。
刘盾身着礼服,从幕后走到前台,嘴巴里不由自主地发出“嘎嘎嘎”的声响。他向评委鞠了一个躬,朝幕后望了望指导老师,然后坐到白色钢琴旁,开始弹奏李斯特的练习曲。
只见,他十指在黑白琴键上飞快跳动、来回游弋,或急促、或舒缓,仿佛健康的血液在他体内自由奔流。这种演奏的情绪在会场慢慢弥散开来,一位女评委甚至掏出手机来拍摄刘盾演出的画面。
一曲终了,刘盾忘了再次向评委鞠躬致谢,然后兴奋地跳下台,去拥抱母亲邓春燕,叫嚷着:“通过了吧?通过了吧?”
邓春燕担心孩子会因此细节扣分,显得有点遗憾和懊恼,结果,刘盾却以96分的成绩摘得钢琴专业组金奖。
在台下,母子俩抱在一起,刘盾像孩子似的笑了,邓春燕却哭了。
病症
性格不合群常做危险举动
在刘盾1岁8个月时,邓春燕就发觉自己的孩子有些不寻常,不会叫爸爸妈妈,也不愿理人。直到两岁1个月时,刘盾才自己张口读“小小竹排江中游”。
在幼儿园里,刘盾表现异常,对数字特别敏感,加减乘除算得比计算器还快,但每当要集合做操时,刘盾却像没听见似的,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需要老师将他拉出教室。“还有一次,刘盾爬上幼儿园的屋顶上坐着,把老师和我都吓坏了!”邓春燕回忆说,因为孩子不合群,和做些危险的举动,他们曾多次与学校沟通,让刘盾能继续留在学校读书。
起初,邓春燕和她爱人都不知道“自闭症”这个医学词汇,以为孩子可能只是有些交流障碍。直到我市有位刚到日本访问归来的医学专家写了一篇论文,其中简要谈及了自闭症的症状,邓春燕才决定带着刘盾去北京做一次检查。
1994年,刘盾才5岁,医院检测结果是:智商不低,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这不就是委婉地说孩子就是自闭症患者吗?”得知这一结果,邓春燕瘫坐在地上哭了,而一边的刘盾还站着拉扯母亲的头发,一脸无辜。
辛酸
外出时曾被人误会惨遭毒打
打那以后,学校和邓春燕单位的同事都知道了刘盾的病情,都对他给予了一些特别的关爱和照顾。而刘盾独自外出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刘盾其实很渴望融入集体、走向社会。”邓春燕说,随着年龄增长,刘盾开始变得活泼好动起来,她便决定带着孩子去逛街,希望对他的病情有些帮助。
据邓春燕讲述,刘盾的方位意识特别强,哪条路在哪里,该怎么走,他只要走一遍就能记住,下次他怎么都不会迷路。走在街上,刘盾一会朝别人货篮里瞄,一会儿口中自言自语,眼神飘来飘去,常引人误会。即便解释清楚,对方也是持怀疑态度。“有一次他外出回来,掀开衣服,腰部竟有遭人毒打的痕迹。”
看到孩子不被社会理解和接受,邓春燕心急如焚,“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独立生活呢?”她急切地想训练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让他早日回归社会。
刘盾辍学后,邓春燕一有空闲时间就教他骑自行车、教他织毛衣,而不希望他再练习书法和算数。“结果这些他都学会了,但这真是他的兴趣所在吗?”看着刘盾在学习这些基本生活能力时,急得跳起来大叫,或委屈地痛哭,邓春燕在心里反思。
天才
听一遍曲子就能用钢琴弹出
“他对音乐很敏感。”邓春燕说,刘盾在15岁时听到一首曲子,他能坐在钢琴边用一只手敲出来。而且前提是他没有接受任何关于乐理方面的教育,全凭自己对乐感的把握。
邓春燕发现孩子的音乐兴趣后,她决定让刘盾学习钢琴。一到钢琴房里,刘盾就兴奋地到处跳,到处弹,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善良和蔼的钢琴老师——肖世祖,肖老师用爱启迪了他的音乐天赋,并不辞辛劳每周到他家里去授课,一晃就是十年。
在刘盾的钢琴架上,邓春燕放置了一个时钟。刘盾坐在钢琴前,手指放在琴键上,眼睛望着指针等待着,每到分针指向一个整点时,他就开始练习。“有时练4个小时,有时练8个小时,从不觉得累。”
正是在兴趣支撑和自我努力下,刘盾的钢琴水平进步飞快。今年6月,肖老师建议邓春燕让刘盾去参加今年百花奖全国艺术特长生大会的总决赛。
结果刘盾不负众望,以湖北省专业钢琴组第一名的成绩晋级总决赛,并获得全国大赛的金奖。现在他又报名参加了香港安安国际自闭症教育基金会组织的“才艺展魅力”大赛,大赛评选正在进行网上投票。
呼吁
关爱自闭症群体
在讲述自闭症患者故事的美国电影《雨人》中曾说,他们都是一颗“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才夺走了他们某部分的能力,从而又给予他们其他方面超乎常人的才能作为弥补。
邓春燕对此深信不疑,她觉得刘盾就是上帝赐予她的一颗被咬的苹果,在她的执着培育下,慢慢地茁壮成长。
这个温暖而又打动人心的故事,希望能为所有自闭症家长带来希望,为自己的孩子坚持努力,打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