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大因素,会让孤独症症状“有增无减”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精神发育障碍,患者通常在语言、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多数患儿在被确诊之后,父母会选择长期的康复训练来帮助星儿恢复身体机能,但如果在生活中把握不当,以下五大因素则可能会加剧孤独症人士的病情。
孤独症康复有着多重因素
患者潜意识的自卑心理
自闭症患儿本身与同龄儿童相比已经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父母和老师在有意无意之间经常指责、否定、挑剔患儿,就会严重的损害星儿的自尊心,千万不要认为他们不会说话就不懂得感情,其实他们一样可以从父母老师的眼神语气中感受到父母的态度,形成强烈的自卑情绪。
家庭环境冷漠,缺乏理解与关爱
孩子得了自闭症之后,有些父母可能只注重了对孩子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每天带着孩子马不停蹄的训练,回到家里身心疲惫,就再也不愿意管孩子了,也有一些父母只注重患儿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孩子的感情需求。家庭的关爱与呵护是星儿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和催化剂,失去了这些,星儿会更加没有安全感,更加孤独。
过度约束患儿,限制孩子的行为
一些患儿由于身体的特殊性,自小到大就受到家人的格外保护,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与人交往和获得社会经验的机会,更加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持久的关系,这样对孩子融入社会非常的不利,他们会采取逃避的办法,抵触与他人接触。
青春期必经的心理过程
孤独症患儿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动荡不安会表现的更加明显,他们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怪异的行为或者动作,甚至出现极端的情绪,在这一时期,许多父母会非常苦恼,他们不明白本来已经有了明显的康复疗效之后,孩子为什么会突然病情加重甚至功能退化,事实上,这样的状况多半是因为患儿正处于较为敏感的青春期,不能抑制自己的情绪。
结束语:孤独症孩子的康复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在注重患儿康复训练的同时,老师和父母也需要把握好家庭和周围环境对星儿的影响因素,争取优化各种资源,帮助患儿摆脱孤独,走出自闭。(如有孤独症方面的问题,可扫描二维码进入道道阁儿童之家微信论坛进行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