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十六)
第八章全体参与支持自闭症学生
8.1 要有效帮助学生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增强适应能力和融入社群,除了靠辅导教师的努力外,还需通过全校参与,各专业人员互相协作和支持,家长参与和配合,以及社会人士的接纳和支持,为学生提供积极关怀、共融和谐的生活环境,使能不断改善和提升学习能力。
全校参与
8.2 全校参与的理念在于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论是课堂、小息、午膳或集会都是学生学习的时机。课室只是提供特定训练的地方,整个校园才是学生实际进行互动学习的场所。为使学习能有效地伸延至校园各处,校内所有职员都有责任作出配合,在各方面提供支持,落实学校所行的教育政策。对于学习上有极大障碍的自闭症学生,学校更须采取全校参与的支持模式,使他们在兼容的学校大家庭中,愉快及有效学习。
8.3 学生如能在课堂以外获得校内所有职员的接纳、尊重以及充分的支持和关顾,会较易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不断进步,最终能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和困难。
8.4 全校参与是指校内全体教职员及有机会接触自闭症学生的职员,都能参与支持学生学习。他们包括校长、教师、专责人员(即言语治疗师、校护、学校社工、教育心理学家等)、非教学人员(即文员、工场助理、工友等),以及学校住宿部的员工。
8.5 全校参与模式可提升全体职员照顾自闭症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力量,共同承担责任。要培养高度的团队精神和巩固合作基础,各教职员必须充分了解工作的意义和学校所订的辅导教学目标,并就支持自闭症学生的安排达成共识,再根据共识协调工作方向,划一教学准则。
8.6 校长有责任领导全体职员建立共融的校园文化,发展团队工作模式,合力照顾自闭症学生。校长须制定全校参与的政策,透过校内的正规沟通渠道,例如定期举行会议、分享会或个案讨论等,以便各职系人员了解辅导工作的进展,加强彼此的协调和合作。此外,校长应营造分享文化,鼓励教职员经常进行非正式的沟通和经验交流,分享工作的苦与乐,建立互助关系。
8.7 学校须为教职员安排适切的专业发展培训,加深他们对辅导自闭症学生工作的认识,并了解本身的职责。此外,学校亦应为其它非教职员安排校本培训,由专业人员讲解学生的需要和有关的教学策略,使能了解和配合学校所推行的辅导教学政策,确保服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专业人员的协作
8.8 专业人员如能互相协作,学生便能得到全面的支持和教育。至于具体的支持模式,学校可就本身的情况作出安排。然而,校长须委任专责人员,为支持工作订定目标和方向,统筹和协调校内专业人员的工作,使各方面的专才都能对学生辅导工作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例如:
(a) 言语治疗师可就学生的沟通发展提供专业知识和指导,与教师协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找出学生能理解和运用的沟通方法;商定适切的沟
通训练目标;设计合适的沟通课程和活动;建议教材和教具,以及向教师
示范促进沟通的技巧等。
(b) 教育心理学家可协助评估学生的能力,检讨课程是否切合需要,就校内个别学生的辅导计划提供专业意见,以及为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辅导
建议。教育心理学家亦可协助策划教职员和家长的培训,发展家长辅导工
作。
(c) 社工可参与联络和辅导家长以及有关的跟进工作,亦可协助教师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及推行社交技巧训练和性教育等课程。
(d) 校护可协助教师推行性教育、自理和体能训练等课程。
8.9 学校应让专业人员认识个别工作的重点和意义,融会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学生的需要,发展相辅相成的合作模式,从而减少工作上的矛盾、重复或缺漏等问题,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照顾。
8.10 专业人员应以学生为中心,互相合作。透过个案会议,共同为个别学生商定训练目标,拟订不同专业范畴的训练需要,订定跨专业的学习大纲和施教方案,再分头执行。
8.11 学校须设立正规的沟通机制,以便校内各专业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定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交流意见,检讨教学进展和成效,以期取得更佳的成果。
8.12 此外,学校亦应与校外有关的专业团体或人士,例如教育署、社会福利署、教育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医生等,建立网络和互动的伙伴关系,以丰富校内人员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