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孤独症的康复训练
一、音乐对孤独症儿童的作用
1、按摩脑袋、促进智力发展、挖掘潜能
2、调节情绪、减少烦燥、不安、尖叫、哭闹
3、与人分享快乐、有趣、轻松、平和、激昂的乐曲,干涉自闭
4、培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情感思维
5、有效改善表情简单、冷漠,形成机智、聪慧、丰富的灵性
6、借助儿歌发展语言
7、学会休闲,丰富生活
8、克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手不够灵活的障碍
二、训练方法
1、早上醒来后,让孩子听激昂、明快的音乐约30分钟,配以亲子按摩,晚上睡觉前边听悠缓、宁静的名曲,边做亲子按摩。
2、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对孩子进行约25分钟的个训之后带孩子又跳又唱,营造开心愉悦的氛围,作为对孩子刚才上课的奖赏,即强化物。
3、每周一歌,睡前、醒后、饭前、饭后,洗澡、走路,只要有空都和孩子唱同一首歌,孩子喜欢反复唱熟悉的歌曲,每天都在不同的场合编一些新的歌词套进曲子里唱,由此带动孩子语言的发展.
4、孩子情绪低落,精神不佳时,唱或听节奏明快、热烈的音乐;孩子烦燥不安时,唱或听幽静、平和、悠缓的音乐;要发展孩子的语言,就多听儿歌。
5、听或唱的时候,要搂着孩子和他一起感受音乐的节奏或配一些动作,让孩子边听边唱边模仿,或自制一些乐器(如瓶子、小木棍、小石头等)让孩子随着音乐的节拍敲击,不但增加乐趣和新奇,而且还锻炼了手部协调、平衡、控制能力,促进手、眼、脑三者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