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幼儿学习英语之相关思考
目前英语是全世界最重要普遍的国际语言与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英语学习更是语言教育探讨中的重要课题。在迈向国际化与提升竞争力的前提下,双语教学风气逐渐兴起,尤其在小学课程正式纳入英语教学后,许多幼儿园陆续开展双语教学或全美语教学以因应市场潮流并且满足家长需求。许多家长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而把孩子送到开展英语教学的幼儿园。
这不禁让人思考:幼儿阶段是否适合纳入英语的学习,其主要目标为何?幼儿所需的轻松无压力的语言接触环境应该如何建制?以及影响外语学习成效的因素又有哪些呢?而在这股幼儿学习英语风潮中,教师与家长应有的态度及其应扮演的角色与地位又如何呢?本文试从幼儿阶段学习英语的优势、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及幼儿英语教学的方式三方面来讨论幼儿学习英语的相关问题。
1 幼儿阶段学习英语的优势
据HelenDoron英语早期教育中心的负责人介绍:研究表明人脑在六岁时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重要发育,在0到6岁期间,大脑吸收各种各样的讯息并把它们储存在记忆中,因此尽量为婴幼儿提供正确的信息,有助于他们的大脑发育。
尽管学习语言的过程很复杂,幼儿通常在3岁甚至3岁之前就可以掌握一种或多种语言。从小就学习第二种语言,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听觉皮层发育和总体智力的发展。事实上,从小学习第二种语言对促进幼儿的发育是非常有效的,甚至对于脑损伤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发育也是有帮助的。
孩子越小就越容易自然而然的学会一种语言,年纪的增长会给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口音和语法的母语式运用增添难度。因此,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英语,不仅能帮助他们轻松完成学校的英语课程,还能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
无庸置疑,让孩子同时学习英语与中文的先决条件是环境必须支持双语的发展。毕竟英语并不是我们主要使用语言,因此为了可以使孩子经常性的接触到英语,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
除却环境因素外,学习的成效高低往往取决于个人学习的动机。由此可知,在幼儿园阶段融入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应是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等进入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正式英语教学课程时,才能维持大量接触英语的习惯。
许多幼儿园英语教学课程,过去一味着重于文法与单字练习的英语教学法,目前趋向以培养口语沟通能力的教学观为主体,亦即,让学习者的注意力从文法移转到思想或意见的传达,促使他们在传达讯息的过程中下意识的去使用文法。多数课程内容以训练幼儿听说沟通能力为主,经由情境式的简短对话内容进行英语教学,其通常反复练习单一词汇与句型。
例如:“Howareyou?I’mfine”,来达到锻炼幼儿口语立即说的目的,其缺点为缺乏训练语文学习的能力机会并忽略在语言学习初期,理解与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幼儿利用既存知识与旧有经验来预测故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其不仅提升阅读译码与理解的速度、丰富英语字汇、增进创意思考,并且提高自我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而三到六岁的幼儿正处于具体思维前期阶段,可运用图像具体思考,逐渐将英语学习内化成为记忆。因此,故事读本、连环图画、与声色俱佳的VCD均可作为英语学习的方式。
3 幼儿英语教学的方式
大致可以分为母语式的学习环境、感官式的学习方法和交流、互动、游戏的学习方式。
●母语式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强调不用课本,没有拼字或音标,不刻意教语法,在家庭环境中反复播放课程内容,包括音乐、儿歌和故事,为孩子营造一个英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使他熟悉将要教授的内容,在游戏的氛围中无意识的记忆上课内容,达到母语学习的效果。
●感官式的学习方法
老师在课上引导孩子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五种感觉方式,生动形象的让孩子理解早已熟悉的单词和句子,使他以先记忆后理解的方式学习英语,达到英美国家同龄孩童的同等水平。
●交流、互动、游戏的学习方式
不同的道具和游戏,老师在课堂上将道具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玩乐或实体道具中自然的理解学习内容,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他们的记忆,然后通过互动了解孩子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让孩子自然而然学会英语。
幼儿的英语学习需要贴近生活,需要在充满爱与包容的环境中,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完善的早期教育是我们对幼儿的期望。英语教育的目标应不再只限于会开口说英语并与外国人进行沟通而已,而是教会孩子学会主动学习、并且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获取更深层语言内涵。
幼儿园教师与父母应对英语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有意识的参与,并提供幼儿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英语教学前,应先认识到幼儿接触英语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立即产出,而是以引起动机并且延续学习热忱为主要目的。
父母与幼儿园的合作规划,可以避免幼儿陷入两种语言都接触却又都不精熟的困境。父母与教师应思考给予幼儿何种适当且丰富材料与资源,循序渐进的启蒙幼儿的天赋,通过英语阅读为幼儿开启一个无止境的英语学习天堂,并且期待幼儿建立自信与宽广的态度来迎接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