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是儿童健康关键时期
6岁多的明明,由于准备上小学了,家长觉得孩子平常说话少,担心上学了成绩跟不上,听朋友介绍,就带孩子到医院咨询。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明明患有儿童孤独症。医生说,如果是3岁前发现,家里注意训练,现在上小学肯定没问题;如今这样,家长恐怕要花相当的精力,明明的状况才能有些改善。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名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据有关资料,自我国实行自愿婚前检查起,我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儿童各类健康问题都有比较大的升幅。面对严峻的现实,为了让广大家长了解有关情况,记者在“六一”前夕,采访了市博爱医院的儿童保健专家。专家们指出,目前,要保障儿童健康,关键是3岁前多做相关检查。
孩子3岁不会说话会自然好吗?
谈到明明的情况,市博爱医院的心理学硕士何淑华,介绍了比明明幸运的顺顺。顺顺今年3岁不到,4个月时能集中注意看大幅图画书,8个月能爬行,周岁时能单独行走,一岁左右时发过“ba-ba,ma-ma”的音,但至今2岁仍不会说话,记忆能力特别好。顺顺对一般孩子都会特别喜爱的玩具不感兴趣,却喜欢玩圆圆的瓶盖、化妆品瓶;他喜欢在眼前反复扭动手指或拨动玩具汽车的轮子;对电视广告、天气预报也特别着迷,时不时还反复念叨这些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但只是机械地重复,不听指挥,叫他的名字也不作反应,好像没听见似的,到医院检查过,听力正常。顺顺的爷爷奶奶说:“孩子迟说话反而聪明,长大以后自然会说话。”父母也就一直没有注意,快3岁了顺顺还是不会说话,不听指挥,常发脾气,父母感到问题严重,才带孩子来市博爱医院咨询。
那么孩子长大了真的会自然说话吗?
何淑华说,孩子一岁多还不会说话家长一定要注意,在排除听力障碍造成的不说话外,像顺顺这样的孩子要考虑“孤独症”。不可以误听误信,造成跟明明小朋友一样的后果。要及时到医院找儿童发育行为门诊的医生诊断,及时治疗矫正。
目前,儿童孤独症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也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但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临床上,已经有较多3岁左右开始训练的孤独症孩子,一年之内有语言,到6-7岁时可以上小学;也有一些8-9岁才被诊断的孩子,家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孩子的进步甚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矫治训练可明显改善预后。
不会说话的孩子有哪几种?
市博爱医院主任医师施玉麒说,在门诊中,接诊不会说话的小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小孩一,这小孩看起来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就是不会说话;小孩二,这小孩会说话,但说话发音不清楚,有时连父母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小孩三,这小孩说话少,喜欢一个人玩,脾气大,很难带;小孩四,这小孩比较笨,只能做简单的事情,只说简单的句子;小孩五,这小孩听东西比较费力,往往是听而不闻,说话也少。
实际上,这些孩子的“病”并不一样。小孩一,是语言发育延迟的小孩;小孩二,是构音不清的小孩;小孩三,往往是孤独症小孩;小孩四,大部分是智能迟缓的孩子;小孩五,很可能存在听力障碍。其中前两种小孩经过适当的语言训练,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而患孤独症的孩子,需要长期的针对性的训练,预后欠佳。智能迟缓的孩子,经过治疗,可有一定的提高,但改善程度有限。听力障碍的孩子,则可能需要佩带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治疗。
施玉麒说,无论哪种情况,如果能尽早发现,早期治疗,则收效就理想很多。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前,如果错过时机的时间越久,则康复的几率就越低。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建议在孩子出生后1周,或生后42天进行听力筛查,在孩子3岁前进行定期智能监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诊治。平时要多和小孩一起玩,多和小孩说话。同时注意不要过于迁就孩子,使孩子养成哭叫、发怒、扔物等不良的交流习惯,这样不利于孩子语言的发育。孩子3岁前如何做检查?
市博爱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璟说,现代医学已经证明,3岁前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超过三岁,这个宝贵的时期一去不复返。
首先,出生至6个月,是儿童神经运动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出现问题最容易矫正的时期,因此建议此阶段最好每月带宝宝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宝宝;如果孩子6个月以内健康状况比较好,那么在6个月至2岁可以2—3个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此时除了关心宝宝神经运动发育外,重点还要了解孩子的智能发育(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行为、社交、语言、适应性等)、性格(气质)特点、骨骼发育、微量元素等情况;2岁以后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如果你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与其他孩子不同的表现,应及时与儿童保健医生联系,进行评估,及时矫正,让孩子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