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爬得好长大不溜号
10月11日,沈阳市儿童医院亲子活动中心来了一个胖墩墩的宝宝,他快1岁了,可是还不会走,甚至站不稳,也不会向前爬,要大人扶着他时才能走和跳,教他学做“ 再见”、拍手等动作他看都不看。家长着急了———孩子的智力是不是有问题啊?
爬和不爬差别大
据了解,宝宝平时运动很少,爸爸妈妈忙的时候就把他放在婴儿床里不管了,宝宝七八个月大时,每当做出向四周爬行的动作,便被爸妈抱了回来。
儿童医院亲子活动中心幼教师许辉介绍说,家长要多给宝宝创造爬行的机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爬行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不仅能训练宝宝的手、眼、身体、腿等部位的协调能力,而且能够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
许老师举例说,宝宝还没学会走,坐在床上用眼睛搜索周围他感兴趣的事物,他看啊看,这时床上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红色的塑胶小球引起了他的注意,宝宝在想,“那是什么呢”?他想去探索一番,他爬啊爬,费了老大劲儿终于够到了小球,宝宝拿在手里摸啊捏啊,他在想,“这是什么东西,没什么重量,我这么小都能拿起来,它能吃吗?放到嘴里先咬一口再说”。呀!咬不动,不好吃,不要了,宝宝不愿意了,一伸胳膊把小球扔了出去。许老师说,别小瞧这个过程,宝宝已经学会了综合运用感觉、触觉、味觉来了解和认识事物。
此外,爬行时要比坐着多消耗一倍的能量,比躺着多消耗两倍的能量,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许辉介绍说,学龄期的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平时丢三落四、读书跳行、翻书页码不对等表现,这种症状其实就是“感觉统合失调”,而导致孩子“统合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爬过或没爬好。
宝宝的爬行训练
爬是走的基础,要想走得好,就要先爬好。许老师说,宝宝不会爬直接会走,未必是好事。有的父母急于让宝宝学走路,买来学步车辅助,由于宝宝没有经过爬行训练,双腿没有力量,站立时无法撑起自身的体重,加重腿部负担,容易产生踮脚走、 O形腿、足内翻、足外翻等不良后果。
六七个月时,宝宝能从仰卧翻身到俯卧,这时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的爬行能力了。当宝宝俯卧时,家长可用双手顶住宝宝的双腿使之弯曲,这种姿势可促使宝宝练习双腿后蹬,使身体自然向前推进。
八九个月时,宝宝的腹部渐渐能抬起,学会用手足划行向前爬。当宝宝试图用双腿爬时,往往是向后滑动;当他试着抬起腹部时,身体还会左右摆动,这都是宝宝肌肉力量不足而产生的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而马上给予帮助。
十个月左右,宝宝已能用四肢前后、左右任意爬行,家长要给宝宝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宝宝自由爬行,许老师建议,宝宝的爬行练习应持续到两岁。
相关链接
让我们和宝宝一起玩爬行游戏
幼教师许辉向家长读者介绍了一些可以在家里操作的爬行游戏:
家长示范
7至9个月是宝宝模仿能力的形成期,训练孩子爬行时,家长可先做示范爬,让宝宝跟着一起做,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一同追逐滚动的球和电动车等;当宝宝爬到指定位置时,父母要适时给予鼓励。
模拟爬行
如果宝宝腹部没有力量,无法爬行时,父母可用长围巾或折起的床单兜住宝宝的腹部,把宝宝拎起,稍稍抬离地面,让宝宝四肢抓地,让其有一种爬行的感觉,辅助孩子掌握如何将胸腹部离开地面向前爬行。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双臂、双腿在摆动、蹬踹中力量不断加强,以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练习自己爬。
转向爬行
宝宝爬行时,家长可突然在其身后拍拍手或学小猫叫、学小狗叫,用声音逗引宝宝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爬行;另外,家长可利用声响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比如让宝宝趴在床上,家长用响铃玩具在孩子头顶的上方逗引,使宝宝的头部力量得到加强,这对宝宝以后坐、爬、手的够取都有好处。
过“山洞”
家长可用身体做“道具”,家长也可把肘部弯曲起来当“门洞”,让宝宝从门洞中爬过,家长可以自行伸缩手臂调节大小,洞门越小,难度越高,宝宝越有积极性。
穿“隧道”
把一个大纸箱反扣在地上,在纸箱的前后面掏出一个门洞,形成一个“隧道”,(家长最好在“隧道”中铺一些质地柔软的垫子)家长在“隧道”的另一头拿一个宝宝平时最喜欢的玩具引诱他,告诉他:“你只有从这个隧道爬过来,才能得到它哦!”穿过“隧道”游戏,让宝宝感到神秘而刺激,就像藏猫猫一样,忽然不见了,又忽然出现了,宝宝一定会乐在其中。
爬“障碍”
当宝宝有一定的爬行能力后,可适当增加点难度:在地面上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比如枕头、沙发垫等,鼓励宝宝沿着设置好的障碍一个一个地翻越过去。家长可以用一个婴儿所喜爱的玩具引路,你在每个障碍物前晃动这个玩具,让婴儿想追上抓到它。一定要注意,当宝宝追不上而兴趣减弱时,要降低难度,减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