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一岁半的游戏
一岁内游戏:
抚 触
爬行游戏
亲子球操
套 圈
扶杆学步
追视-宝宝注意力训练
4—8个月
藏猫猫
目的: 引起婴儿愉快情绪,发出笑声。
方法: 妈妈将手帕蒙在自己的脸上或婴儿脸上,撩起后,发出“喵”的声音,引起婴儿发笑。
抓抓摇摇
目的: 练习抓握
方法: 妈妈将带响玩具用绳吊起,触击婴儿小手,引逗婴儿用手抓握。婴儿抓住玩具后,妈妈握住玩具带动婴儿摇动,使之发出声响。
9—11个月
动作:一、宝宝真能干
目的: 1. 发展婴儿手膝爬行动作。
2. 能扶物站立。
准备: 室内安全的场地(沙发、地毯或泡沫垫);布绒玩具;小狗、小猫或幼儿喜爱的玩具。
过程: 母亲将婴儿喜欢的小狗布绒玩具放在沙发上或床上。然后,将婴儿抱到离床或沙发几米远处。这时,父亲跪在地上弯腰手撑地“做山洞”,母亲坐在地上腿伸直“做小山”,让婴儿先从母亲一边爬行翻过“小山”再钻过“山洞”。同时告诉婴儿:“宝宝快来拿小狗”,鼓励婴儿爬到沙发或床前,自己扶着沙发或床站起拿到小狗。父亲、母亲要同时给婴儿鼓励:“宝宝真能干”。
动作:二、捏球入瓶
目的: 发展婴儿手的精细动作,会拇、食指捏取。
准备: 小纸球(将餐巾纸弄湿→撕碎→团球→晾干);塑料眼药水瓶一个并剪去上端部分
过程: 婴儿坐位,妈妈面对婴儿,一手拿眼药水瓶,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纸球对婴儿说:“宝宝,让小球球到瓶子里玩一会儿好吗?”然后做示范,将捏起的小球放到瓶口时手指张开,使小球落入瓶中。鼓励婴儿模仿捏球入瓶。
注意: 当婴儿拇、食指使用不协调时,妈妈可稍加帮助,帮婴儿拿瓶,让婴儿捏球入瓶以获得成功。
语言:娃娃和我做游戏
目标:1、会用声音、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欢迎、谢谢、再见”等。
2、会用手指着拿走东西的人或发出“啊、啊”的声音。
准备: 玩具娃娃、球。
过程: 婴儿坐位。母亲将玩具娃娃用布蒙起来,对婴儿说“××(婴儿的名字或昵称),你看谁来了?”然后将布掀起,引起婴儿指认。母亲说:“娃娃来了。”“欢迎,欢迎。”让婴儿拍手欢迎。
当婴儿拍手时,母亲抱着娃娃与婴儿边握手边说:“你好,你好。”让婴儿伸手与娃娃握手。母亲接着把球拿出来并说:“娃娃给××带来了一个好看的球,快谢谢娃娃。”让婴儿双手相握做“谢谢”动作。然后母亲说:“咱们和娃娃一起玩球吧。”母亲帮娃娃抱着球递到宝宝手里,宝宝抱住球与娃娃互相滚推球。
当宝宝与娃娃玩得高兴时,母亲说:“娃娃该走了。”于是,抱起娃娃便走。这时宝宝会向母亲发出“啊、啊”的声音,或用手指着母亲。母亲说:“和娃娃再见。”
让婴儿做“再见”的动作。
社会适应性:敲敲摇摇
目的: 培养婴儿愉快情绪。听到节奏明快的乐曲会有高兴的动作。
准备: 节奏欢快的乐曲。手铃一对。
过程: 婴儿坐位,母亲放欢快的乐曲给婴儿听。伴随乐曲,母亲手握手铃边摇边敲,让婴儿欣赏,引发婴儿愉快情绪。然后,将手铃递给婴儿,让婴儿听乐曲敲敲、摇摇。婴儿玩得高兴时,母亲可扶婴儿腋下站起,让婴儿随音乐摇晃、敲击手中的手铃。
社会适应性:指指认认
目的: 知道常用物品摆放的地方。
准备: 婴儿情绪愉快时进行这个活动。
过程: 当婴儿情绪愉快时,母亲(或父亲)用轻柔的语言问婴儿:“灯在哪儿了?”让婴儿伸出食指,指一指。如:电话在哪儿了?电视在哪儿了?宝宝的车在哪儿了?等,当婴儿指对时,母亲边亲婴儿边说:“宝宝真聪明。”
一至二岁游戏:
喂小猫
穿 珠
搭积木
悄悄话
喂娃娃
我来帮助你
12---18个月
搭高楼
目的: 学搭高和拼接的技能。
准备: 各种小包装盒,如化妆品盒、牙膏盒、药盒等。妈妈在盒上用包装纸或其他彩纸糊上窗户和门。
方法: 妈妈将盒子摞高,让宝宝看妈妈搭的高楼,并给高楼起名字。妈妈边讲边搭,引起宝宝的兴趣,让他(她)也来搭高。
小飞机
目的: 锻炼腰部力量,发展平衡能力。
方法: 爸爸托住孩子的腋窝,孩子用双脚夹紧爸爸的腰部,使身体前倾,同时两臂平举,作机翼状。爸爸边转动身体,边说儿歌:“我是一架小飞机,张开翅膀飞呀飞,围者妈妈转三圈,落在妈妈怀抱里。”念完最后一句,把孩子送到妈妈怀抱里。
19—24个月
找朋友
目的: 找相同的图片。
方法: 给宝宝一张图片,让他在许多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图片。
送物
目的: 能理解成人语言,按指令做事。
方法: 将一些物品或玩具放在室内各处便于宝宝拿到的地方。让宝宝按指令拿物品送给家庭成员或他喜爱的布绒玩具。
二至三岁游戏:
可爱的小花猫
爬小山插红旗
手工游戏-贴花瓶
图形贴画
跳圈
25—36个月
猜猜看
目的: 学会倾听,练习说完整短句。
方法: 妈妈将手中的图片藏起来,告诉宝宝图片的内容,让宝宝到爸爸手中找出妈妈说的图片,再返回送给妈妈看看一样不一样,并将图片内容讲给妈妈听。
小猴摘桃
目的: 双脚向上跳并够取方法: 爸爸装扮成一棵大树,将桃的卡片贴在手臂上,让宝宝双脚跳起“摘”桃送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