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心理障碍,是起病于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原因不明的疾病,据研究提示与生物学、心理学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主要表现:
1、交往障碍:自婴幼儿期起患儿就表现出极端孤独,并且拒绝与人进行效的倾向,甚至不会用目光注视、不会用表情、姿势和手势与人交往,与父母也缺乏情感交流。有时对亲人的呼唤没有反应,以致引起父母怀疑其听力是否有问题。
2、交流障碍:患儿表现出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均有明显困难,经常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大约有一半患儿终身不语而倾向于用手势来表达,有的患儿虽然会认、读、掌握大量词汇,但常常不使用。甚至总是重复地询问或重复地对人讲一样的话,用语调平淡、缺乏节奏语音、语量、语速来模仿重复别人的话。
3、智力发育障碍:据统计大约有3/4的患儿智力发育落后,然而患儿可能在智力落后的背后存在某些方面较强的能力,如机械记忆能力较强,在对字、数和歌词等方面有惊人的应用背诵能力,有较强的记忆和推算能力,或者特别喜欢音乐,一听音乐就能安静下来。
4、对周围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患儿有时表现出拍打、磨牙、撞头、咬东西、摇晃或旋转身体、坐不住、活动过度、用脚尖走路、怪异姿势等症状。但有时又表现出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甚至长时间地玩某种物品、玩具、走同样原路线、听同样的音乐等。假如需要改变时,患儿会表现出强烈反应或拒绝,就像生活在自己独自的天地一样。
矫正的方法
孤独症儿童,缺乏正常儿童应有的许多行为。因此,矫正的目标是弥补孤独症缺乏行为,促进其正常的发展;其次就是过分的活动,以免干扰患儿正常发展;再次是避免固定僵化行为,促进正常的生活和教育。
1、游戏疗治:大人将布娃娃抱在怀里,亲热地拍拍打打,同布娃娃讲话,让患儿模仿这一游戏;同时也可以尽量让患儿参加小朋友们的结伴游戏,当他们不愿以语言表达时,就训练其用手势表示。
2、拥抱疗治:让孩子面对大人,坐在大人的腿上,一时将其推开,一时将其拉入大人怀抱,并讲歌谣,唱儿歌,久而久之孩子就增加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3、药物治疗:孤独症状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以严格的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常用药物是氟呱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以减少其过度活动和刻板动作等症状。
4、孤独症的筛选和诊断:目前是,常用克氏行为量表(Clancy Behaviov Scale)用于对学龄前儿童孤独症可疑患者筛选,并规定14分以上者需接受医生的进一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