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症状以及治疗
美国的卡奈博士于一九四0年提出「婴儿退缩到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无法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称之为「自闭症」。自闭症的发病年龄在三十个月大以前,且大多在婴幼儿时期即已出现早期的特殊症状。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幼儿二岁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难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难以更改的固定玩法与行为等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自闭症的特征会随着年龄、智商及自闭症的严重程度而不同。
自闭症的特征:
1.抗拒正常反应方式
2. 对疼痛感应迟钝
3. 与其它儿童相处困难
4. 操作技巧缺乏一致性
5. 行为固定,拒绝变化
6. 以手,姿势表达需求
7. 模仿别人说话
8. 喜欢转动东西
9. 听而不闻,无反应
10. 目光不与人接触
11. 对物体的喜好表现不洽当
12. 极端好动或过度安静被动
13. 不怕危险
14. 持续怪异的游戏方法
15. 不愿踢球但会堆积木
16. 莫名其妙地笑
17. 无特别原因表现极度吵闹
18. 不易与人亲近
19. 态度冷漠
自闭症的治疗:
目前通用的有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教育训练法。
药物疗法方面,分为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适量抗精神病药和中枢兴奋剂加以治疗。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和舒必利等),有利于改善患儿兴奋多动、刻板重复行为、自言自语、模仿语言及无法控制的尖叫及发声,有利于改善患儿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增进语言交流的倾向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对烦躁不安、情感冷淡等亦有较好的疗效。中枢兴奋剂(利他林、匹莫林等),对治疗部分孤独症儿童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涣散有一定的效用。此外,自1965年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大剂量的维生素B6与镁剂合用可使约半数孤独症患儿获益,坚持服用后患儿目触情况转佳,兴奋行为减少,对四周环境的兴趣增加,哭闹减少而语言增多,变得较为正常。对孤独症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应严格按医生处方用药,切不可乱用。
中医疗法以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比较常见,将患儿视作儿童“五迟”(语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病症进行治疗。从目前的一些文献看,有一定的疗效,但无需讳言,较长时间对患儿进行针刺和内服中药,难以让这一治疗方法得到更多的患者家长的接受。
饮食疗法:科学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患儿的大脑具有麻醉作用,影响到患儿的行为、智慧、情绪、痛感的极限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影响脑子里与说话和听觉统合有关系的颞叶以及减少血液里的糖,因而造成脑子反应缓慢。该疗法就是通过控制食用该类食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教育训练法:有目的地劝导患儿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对患儿进行行为治疗,改善其各项缺陷,使患儿能有良好的举止,更能适应广泛的社会生活。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大医院、研究机构开设了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中心,各种专门性的早期干预中心、教育中心也已经出现,为对儿童孤独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更好的教育训练提供了可能性。
需要指出的是,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千差万别,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切不可一刀切,有针对性地多种治疗方法有效结合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