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病因及临床表现
核心提示: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病因及临床表现的详细介绍,及幼儿行为语言育儿常识、育儿知识,还有赞美孩子要讨巧及的简述等。
儿童孤独症:病因及临床表现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又称自闭症,是起源于婴幼儿期的一种特有的严重疾病,涉及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会交往等多种基本心理活动,属于全面发育障碍。
1943年美国Leo Kanner首先报道本病,因起病年龄大多在婴儿期,故最先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后来发现也有起病于3岁后的,故又称儿童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s)。
1、流行病学:
根据国外报道,14岁以下儿童患病率为2/万-10万。临床病例中发现男女比例为6.1:1,男多于女是普遍现象。近年来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均有病例报告,但缺乏全国性普查资料。因此,有关孤独症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尚须进一步调查。
2、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阐明,已提出许多假说,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缺陷和神经心理学障碍等。
(1)家庭因素:最初认为本病与儿童的社会心理环境有关,如父母的态度及教育方法,现在基本否定了这种观点。
(2)遗传因素:患儿的同胞兄弟姐妹可同患此病,有人发现一卵双生子孤独症一致性为95.7%,二卵双生一致性为23.3%。患儿及其父亲、兄弟有大Y染色体,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3)器质性因素:患儿在胎儿期及围将期损伤史较多见,包括风疹、世细胞病毒感染、早产、难产、产伤、窒息及RH因子不合等,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0%-83%,多为广泛性异常。核磁共振扫描头颅检查可发现脑室扩大、额叶前部及基底节等异常改变。
(4)生化代谢因素:有些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血清素(serotonine)水平增高,也有人提出与多巴胺能活动过度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患儿脑中合成鸦片增多。
3、临床表现:
(1)社交障碍:与周围人包括最亲近的人缺乏情感联系,父母离开时无所谓。交往时不看对方的脸,回避眼对眼的接触,不合群,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2)言语障碍:婴儿期咿呀学语减少,常发生尖叫声和无意义的音节,没有交往意图。约半数病例言语缺陷,不会说话;部分患儿有模仿言语,用手势表示要求,代词颠倒,言语缺乏意义等。
(3)刻板重复动作:如反复弹手指、拍手、摇摆身体、旋转或挥动手臂、脚尖走路或人出其它奇特姿势等。
(4)感知障碍:对周围人似乎看不到,叫他也没有反应,对疼痛不敏感,有时对一般的光声刺激过敏感而引起烦躁不安。
(5)无何诱因表现出极度难受、烦躁,或莫名其妙地笑。
(6)对某些非生命的物体表现出特殊的依恋。
(7)保持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固定刻板地坚持同一模式,如坐的位置,东西放的地方和日常活动顺序都必须保持原样不变,若加以变动则哭闹或强烈违抗。
(8)智能障碍:约75%的患儿智商低于70,适应性行为明显落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多为中、重底智力低下。但少数患儿表现出特殊才能,特别是对音乐、计算和机械记忆领域,有的能记住10年的日历。这种低能和特殊才能共存者被称为“白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