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
给患儿平等的教育机会
近几年,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在逐年壮大,全国儿童自闭症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每万人中大约就有18.8例。特别是县城和农村当中,儿童自闭症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全国仅有少数几所自闭症诊断康复训练中心,正规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寥寥无几。相对来说民办的康复机构较多一些,但是民办的康复机构良莠不齐。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把孩子送到家附近的一个康复机构,可是孩子在这里一天除了吃喝外,没有接受任何的康复训练,无奈只好把孩子送到一家医院的康复中心进行治疗。
自闭症儿童教育问题很令家长头痛。有一名自闭症患儿,已经8岁了,家长几经周折才找到一所学校勉强收留孩子。正常幼儿园、学校都不愿意接纳这些行为乖张、自理能力很差的自闭症儿童。
作为治疗自闭症多年的专家陈彦平呼吁,社会应该给自闭症儿童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患有自闭症不等于他的未来被判了死刑,这些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注,需要社会的救助。幼儿园和学校应设立特殊教育班,对这些孩子施以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在入托、入学、治疗与康复以及就业等方面,民政、残联等部门应该积极为这些患者争取一个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以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去。
等我们老了,孩子该怎么办?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承受着经济、精神、精力三方面的巨大压力。几乎一半的自闭症患儿呆在家里,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康复服务与指导,不给治疗,不接触外界,任其病情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成年的自闭症患者绝大多数被放在精神病院或者寄养院。我省的医疗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回访中了解到,很多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有效治疗的缘由大多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住在哈尔滨市奶奶家的东东来自巴彦县,5年前患了自闭症。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没有给孩子治疗。父母又要了一个二胎指标。东东一直没有上学,也没有人教他认字,只给他一口饭吃,好几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东东的奶奶说,这个孩子能活多长时间就算多长时间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经济困难很多患儿不能接受治疗,还有一些家庭放弃了自闭症儿童,准备生二胎。从巴彦县来的李明宇领孩子在哈尔滨治病已经一年多了。一年下来,虽然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近两万的医疗费用让李明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租房子一年就五六千元,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开销,还欠了亲属一万多元钱,关键是孩子的病还要继续治疗。”李明宇进了一家民办的康复中心,如果去大医院,康复费用会更高。康复治疗每小时按30元计算,一般每次训练要三个多小时,每天需要100元左右,训练小周期一般是三个月,一个治疗周期需要万元左右,一些家长很难承担治疗费用,不是半途而退就是望而却步。李明宇愁眉苦脸,要是回到县里,没有这样的康复机构,孩子的病情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