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儿科孤独症早期诊断体系迫在眉睫
作者:张桂娥 笔者在所咨询的上百例孤独症儿童家长的访谈中了解到:80%的孩子父母认为孩子起病于2岁以后,在2岁以前都是正常的;10%的孩子父母认为孩子在2岁以前觉得有些异常,但没有引起注意或者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查不出什么问题;另有10%的孩子父母对孩子发展中出现的异常随时给予了重视,及早给予了诊断;有个别的,几个月就发现了孩子的孤独症倾向,但没有给出明确诊断。而在认为孩子在2岁以前发展正常的家长中,通过笔者详细追问,并根据0——4岁小孩发育诊断量表和婴儿个人一社会行为发展顺序及婴幼儿正常发育重要标志等和他们孩子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逐一核对时,才认为所说的“正常”只是不懂罢了,实际上已经起病,只是没有认识到而已。所以尽管医学界对孤独症的病因没有定论,但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有理由认为遗传因素在得病中起着主导作用,说明孩子在呱呱坠地前就已经患病了。要想医治这种病,首先要由医生给出明确诊断,愈早愈好,早期诊断有利于早期干预,早期训练,而早期训练的效果是最好的。专家建议的最佳训练期是3——6岁,但据笔者通过具体实践认为,如果3岁以前对病情有明确诊断,应当及早给予治疗和训练,定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所以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诊断需要早期识别,早期识别需要医院、家长社会的共同配合,首先社会要关注孤独症这一特殊群体,在多种场合大力宣传孤独症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界定孤独症诊断标准,有利于医院、家长进行识别,尽快建立一个以专业诊断机构、家长训练机构、教育机构为轴线的庞大的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训练体系,发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提高医务人员、训练人员、家长对孤独症的识别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中国的50多万甚至更多孤独症患者早日从孤独中走出来,回归主流社会,从而减轻孩子将来对家长、社会造成的巨大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