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儿童自闭症)综述(1)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幼儿二岁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孤独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难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难以更改的固定玩法与行为等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孤独症的特征会随着年龄、智商及孤独症的严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约为每一万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5比1。
* 孤独症的特征
一、人际关系的障碍
孤独症患者缺乏学习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基本社交应对的能力,因此从幼儿时期起,便可能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亲人建立亲情关系、缺少一般儿童的模仿学习、无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方面的困难。
二、语言和沟通障碍
孤独症在了解他人的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语言、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度。大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的孤独症儿童,也常表现出鹦鹉式仿说、代名词反转、答非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等特征。
三、行为的同一性
孤独症儿童常有一些和一般儿童不同的固定习惯或玩法,如出门走一定路线,特殊固定的衣、食、住、行习惯,狭窄而特殊的兴趣,玩法单调反复缺乏变化,环境布置固定等,如果稍有改变,就不能接受而抗拒、哭闹。
* 孤独症的病因
孤独症不是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所造成,它的成因目前医学上并无定论,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脑部不同地方的伤害。至于可能造成孤独症的因素,则有下列几项:
一、遗传的因素
20 % 的孤独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孤独症的。此外,孤独症男童中约10%有X染色体脆弱症。
二 、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
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或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孤独症。
三、新陈代谢疾病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孤独症。
四、脑伤
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孤独症机会。
* 孤独症能不能预防?
到目前为止,没有特殊的预防方法,也就是没有预防针或特殊的方法可以预防孤独症。一般性预防主要是预防脑伤,譬如重视产前检查,母亲在怀孕前应对德国麻疹等已具备免疫能力,在生产的过程应避免脑伤、生产之后也应避免造成脑伤的因素等,如此便可降低出现孤独症的机会。
* 早期疗育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早期疗育,可以补足孤独症患者先天学习能力之缺陷,减少其不适应、破坏性行为之出现,并使其潜能得以充份发挥。孤独症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矫治,对其病症的改善越有帮助。
* 矫治的目标
一、促进正常的发展
孤独症患者,由于先生脑部功能的受损伤,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不同,例如,大多数孤独症的患者在幼儿时期便出现少发声,对人不理,不看等现象。因此孤独症 的儿童早期矫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针对一般儿童会,而他们不会的行为,予以弥补加强,也就是说一般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应有的知识与技巧,让孤独症的儿童也能正常发展出来。
二、消除不适当的行为
孤独症患者如未经过适当的教导,多会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表达,不适当行为包括发脾气,无法表达情绪或需要时的自我伤害,如果这些行动出现频繁很高或是强度很大,便会干扰到孤独症的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避免及消除固定刻板的行为孤独症的儿童常有一些固定行为及习惯,如走固定的路线,在特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如果稍有改变,就会不接受而抗拒与哭闹,并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及影响新的学习,因此这种妨碍学习的固定行为应该减少及消除。
* 矫治的原则
一、建立适合矫治的环境与气氛
孤独症儿童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孩子容易产生不适应的行为,效果也打了折扣,因此为建立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有下列应注意的事项 :
(1)舒解家庭的压力
一般的家庭在得知孩子为孤独症时,多会造成有形与无形的生活压力,此时应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来帮助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2)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
教导孤独症儿童时,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藉主动制造机会,诱发他的学习动机
二、实用与生活化的原则
孤独症的儿童在抽象理解和弹性运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难,因此在教导的过程中,要尽量透过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学习,此外,孤独症的儿童在沟通和人与人之间互相乖关系的学习上有困难,因此在教导时,便应将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互动关系上,从生活的实用例子中,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三、反复练习原则
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可以用逐步养成及增强原理,将该行为设计在前后关联的事件中,反复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以训练洗手为例,可以每天吃饭前或吃点心前练习,而养成洗手的习惯
四、多变、多样化的安排
孤独症儿童的矫治,不一定只限于家中与教室来教他,相关的人、事、物可以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使内容具多样化,例如,对于会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五、用药的原则
如果孤独症患者有相关的疾病需要用药物治疗,必须请医生做适当的安排处理,如果孩子有情绪不稳,注意力太短及活动量过大的行为而影响他的学习时,也可以考虑请医生使用药物。
* 矫治的内容
一、建立学习的习惯
在自然的情况下,儿童可经由主动的探索操作,观察模仿以及他人的给指导,而学习各项新的技巧与行为,孤独症的患者,由于受到先天上病征的影响,自幼儿开始,便难以如一般儿童经由上述的过程而学习到种种的技能,他们在学习上,常出现注意力短暂、易离座、不受约束、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等妨碍学习的问题。学习习惯的建立,主要是运用增强的原理,以及孩子所喜欢的增强物并给予称赞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
二、沟通能力
孤独症儿童在五、六岁前是否发展出语言,对其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沟通的能力培养可分为二部份:
( 1 )语言理解能力
理解为表达的基础,为了要增进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宜透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游戏中,配合简短、清析的语句,将孩子在从事的活动说给他听,例如 :" 妈妈帮小强穿衣服 " ," 强强喝水 "," 强强搭公车 ",也就是靠着实际的动作与语言的配合,帮助孤独症儿童了解语言的实质义意。
( 2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一个复杂且因孩子而异的长期历程,一般的训练进阶如下:
1.模仿动作( 训练视觉注意力 ) 2.听口令做动作( 视觉与听觉的配合 )
3.叫名反应( 训练听觉注意力 ) 4.强化发音 5.仿说单音 6.仿说单字 7.仿说词 8.仿说句子 9.自动说 10.练习简答 11.使用人称代名词 12.简单对答 13.叙述
三、人际关系
为增进孤独症儿童和他人的互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适当的安排,让家人的作息活动和孩子的互动牵连在一起,如此孩子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他人的情绪表现,去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表达自我与他人之关系。
四、生活自理
举凡食衣住行,都是很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些基本的自我能力,常会因孤独症儿童学习上的障碍,而造成由家人帮助代劳的现象,不仅孩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容易养成依赖性,因此为培养孩子基本照顾自己的能力和习惯,生活自理的训练宜从小开始。
* 结语
孤独症要及早发现、及早疗育,接受适当的诊断及相关的身体检查、治疗。对于其不适当行为,用行为矫治、学习原理发展而来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实际年龄、心理年龄及阶段发展性的需要来安排课程。矫治内容透过适合矫治环境的建立,在专业人员、老师及家人的配合下,协助其学习,使其潜能得以发挥,长大后能照顾自己,并适应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