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一、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特征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心理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APA, 1994),「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以注意力不足和活动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病症,与一般人所用的形容词,例如「过度活跃」、「顽皮」或「唔听话」有所不同。《世界通用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Tenth Edition) (WHO, 1992),则称此症为「过度活跃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尽管上述两本手册所用的诊断概念略有不同,其诊断标准均相若。「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主要特征有三项:
甲、注意力散涣
这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一个明显而持久的特征。与同龄儿童相比,患童经常出现以下特征:
l. 经常无法注意细节及容易因粗心而犯错
2. 经常在做功课或游戏时难于维持专注力
3. 别人与他说话时,经常没有留心聆听
4. 经常不能完成指定工作
5. 做事常常缺乏条理,虎头蛇尾
6. 怕动脑筋
7. 时常遗失所需物件
8. 经常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
9. 经常忘记每日的活动
乙、活动量过多
跟同龄儿童相比,患童在年幼时的活动量已极多,然而一般家长只认为此乃幼童的特征,未加理会。当患童入读小学后,因受校规及其它环境限制,其征状便容易显现出来。与同龄儿童相比,患童经常出现以下特征:
l. 身体经常不停扭动
2. 不能安坐,经常走来走去
3. 经常乱跑乱爬
4. 经常无法安静地参与活动
5. 经常精力旺盛,无法静下来
6. 多言
丙、自制力弱
患童的自制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l. 经常抢着说出答案
2. 排队或轮侯时,他们经常中途插队或骚扰别人
3. 经常骚扰别人或打断别人谈话
二、出现率
基于诊断概念上的分歧,欧美两地的发病率亦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小学生当中,病征的严重程度达至「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诊断标准者约占百分之三至五;而男女童患病的比例估计是四比一至六比一。
三、常见的适应问题
甲、 学习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儿童由于注意力散涣,当考试、默书时容易因没有留心细节而犯错,故学业成绩往往比他们的实际能力差,上课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便每况愈下。
乙、社交
由于患童十分活跃和冲动,跟朋辈或兄弟姊妹游戏和讨论时容易犯规或骚扰人,故时常与人发生磨擦,导致跟同学或兄弟姊妹的关系欠佳。
丙、家庭生活
很多家长为了照顾及管教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子女而承受很大压力,并感到沮丧,引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丁、操行问题
大概七成患童由于十分活跃和冲动,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例如服从性差、时常打架、横行霸道,有些甚至会说谎、偷窃、离家出走、破坏学校或社会秩序等。
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儿童,只要及早接受评估和治疗,再配合校方有效的教学策略,便能克服其病征所带来的困难和各样的适应问题。(评估)(治疗)
一、我的孩子需要接受评估吗?
一般儿童亦可能会有注意力散涣、活跃和冲动等表现。而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儿童,其征状则较其它同龄儿童持久和严重,影响范围既广且深。(认识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 特征)
如阁下的子女同时出现以下情况:
1. 注意力散涣、过度活跃和冲动等特征较其它同龄儿童严重
2. 这些特征维持六个月或以上
3. 这些特征为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影响范围既广且深,包括学习、社交或守规方面
家长可考虑为子女安排接受专业评估,以了解子女是否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寻求服务)
二、我的孩子只出现注意力散涣的特征,并非过度活跃和冲动,有需要接受评估吗?
同在「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诊断名称下,患童可能出现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患童其注意力散涣的特征十分明显,但没有严重的过度活跃和冲动的问题;第二类患童十分活跃和冲动,而其注意力散涣的情况则比较轻微;第三类患童的注意力散涣、过度活跃和冲动等特征均十分明显。
若儿童出现以下注意力散涣的特征超过六个月,并影响其学习或社交等,便可考虑安排儿童接受评估:
l. 经常无法注意细节及容易因粗心而犯错
2. 经常在做功课或游戏时难于维持专注力
3. 别人与他说话时,经常没有留心聆听
4. 经常不能完成指定工作
5. 做事常常缺乏条理,虎头蛇尾
6. 怕动脑筋
7. 时常遗失所需物件
8. 经常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
9. 经常忘记每日的活动
三、家长如何参与诊断
在鉴定有关个案时,我们需要对儿童的成长、学习和日常在校内及家中的表现,作深入了解。此外,亦需要确定「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特征并非由其它原因所引致,当中包括智能障碍、特殊学习障碍、情绪问题或其它生理及心理疾病等。由此可见,准确的诊断有赖详尽的诊断面谈、精确的临床观察、深入的心理评估和问卷评估。故此,在进行「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鉴定工作时,家长和教师的资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三节「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成因
多年来不断有研究探讨「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成因,可是其真正成因迄今为止仍未能确定。现时较多研究指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是一种与脑部发展有关的症状。
第四节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征状及其并存的障碍甚广,故此多元化治疗十分重要。尽管坊间流传各样有关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方法,但现时已被证实有效的治疗元素只有三项:(甲)药物治疗、(乙)心理治疗,主要指「行为治疗法」(Behavior Therapy),及(丙)有效的教学策略:
甲、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中枢神经兴奋剂(Central Nervous System Stimulant)是医治「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首选。此药能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减低活动量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乙、 心理治疗
为患童而设的治疗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透过「行为治疗法」的特定训练程序,可助患童减低活动量,提高专注力和自制力。治疗中有关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和控制情绪技巧的训练,亦有助改善患童的人际关系和服从性。
此外,为患童家长而设的亲职训练,有助家长增加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认识、抒缓压力、改善亲子关系和管教技巧。 ( 家长锦囊 )
丙、 有效的教学策略
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能有助改善患童的学习行为,令患童能与其它学童一起学习。已被证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安排患童坐在前方、实施「好行为奖励计划」等。 ( 教师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