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对您宝宝的威胁
感觉统合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博士Jesn·Ayres爱尔斯博士在1969年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可以说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大脑必须以灵活的、不断变换的方式比较、选择、增强和控制感觉统合信息才能产生注意、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
所谓感觉统合失调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随年龄而发展。7岁之前是“感觉一动作”组织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在此阶段与正常孩子的感觉发展顺序偏离甚远,即存在所谓“感觉统合失调”,将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感统失调的原因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主要谈一下各方面的因素,以提醒家长在育儿过程给予高度重视。
① 小家庭:母孕期工作忙碌、休息不足、运动不够、姿势不良,都会影响胎位,影响胎儿平衡能力的学习和发展(剖宫产也是一因素)。
② 孕母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浓茶、咖啡等,影响营养摄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良。
③ 房屋面积小:婴儿活动空间小,爬行不足,平衡能力差,身体控制能力不足。
④ 独生子女:缺乏同龄伙伴,无兄弟姐妹可模仿,人际关系发展不佳。
⑤ 都市化生活:一方面,父母没有大多的时间照顾孩子,与孩子亲近的机会少;另一方面,高楼大厦也使孩子很少到楼下广阔的空间玩耍。
总之,感统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行优生优育,做好为围产期保健,改善家庭环境,对减少儿童感统失调的发生,促进感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感统失调的症状和表现如下:一般来说,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且无特异性,所以不易被发现。
① 躯体方面:躲避触摸,对非恶意的触觉游戏感到厌恶,特别敏感,嫌弃或偏爱某些衣服,动作笨拙,姿势不良,晕车、晕船、易迷路、活动过多,阅读困难、书写速度慢。
② 心理方面:孤僻、不合群,遇困难易沮丧,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抽动、攻击行为等等。
感觉失调的孩子一般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其潜力因感觉失调而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往往是高智商低成就,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目前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针对此情况,我院“儿童健康之家”开展了此项疾病的诊治工作,设有诊治感统失调的专用评定量表,为孩子做免费评定。我院引进台湾全套感统训练器材,设备齐全,并建起了感觉统合训练室,训练室内像一个乐园,玩具色彩鲜艳,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存在感统失调的孩子在此进行特殊训练,通过一系列游戏不知不觉地纠正了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