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孩子

小儿“改名”记

作者: 更新时间:2008-07-1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这是两年前写的一段文字,背景是为了完成单位组织的计划生育征文任务,没有反映儿子的病情,但记录了真实的事件,可以隐约看到孩子的心理压力及排遣方式。现摘录如下:

 

小儿“改名”记

 

    随着闹元宵的鞭炮声渐渐散去,春节正式宣告结束,幼儿园开园,儿子又要上学了。想着这事,不由得心生郁闷。为的不是时光如梭,短暂的春节眨眼即逝,而是为了儿子要“改名”。

  儿子小名叫“旸旸”,四岁半,上幼儿园中班。改名始于一个故事:大年初七,哄儿子睡觉前,给他讲了一个小熊洗澡的故事。故事中小熊不怕水进眼睛,很配合老熊的工作,洗澡很乖。讲到这里,不由得多夸了小熊几句。儿子听了,突然说:“我要当小熊”。当时也没在意,回了一声“好吧”。

  第二天,再叫儿子名字,他突然不再答应,而是纠正说:“我叫小熊”。想想“小熊”这个名字挺可爱的,于是家里人便“小熊”前、“小熊”后地叫起来。偶尔叫了他的名字,儿子也会更正说“不,我叫小熊”。

  放学了,接孩子的家长很多,一片忙乱。牵了儿子正要走,老师却叫住了我,很奇怪地问:“原原在家没遇到什么事吧”?“没有啊!年过得很高兴”。“那怎么叫他名字他总是不答应,话少了,也不怎么参加集体活动了”?听到这里不由得一时语塞。

  晚饭后,我和妻子开始对儿子进行教育,告诉他“小熊”是叫着玩的,上学后还是得叫自己的名字,千般劝说,儿子总是不肯,不厌其烦地强调:“我叫小熊”。无奈,换了一个方式问他为什么不想叫“旸旸”了,他回答说:“旸旸不乖,旸旸打人,旸旸讨厌,大家都不想跟旸旸玩,我再也不想当旸旸了”。听了儿子的话,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儿子身体发育快,个儿高,长得结实,也很帅。与之相反,他的心智发育相对慢一些,虽然聪明,但却不“懂事”,尤其是不懂得人际关系的复杂。儿子的语言表达技巧不足,遇事经常是“动手”不“动口”,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很强,谁也不肯让着谁。于是,为了护食和护玩具,儿子经常会和小朋友发生争抢,由此而受到小孩子们的排斥,有时甚至被大点的孩子打。出于保护孩子的狭隘目的,亲朋们便教儿子,谁打他便要去打回来。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儿子成了勇猛的“斗士”,经常为点小事便和小朋友打成一团,更加受到孩子们的“小社会”的排斥。见他打人闯祸,我和妻子自然是非常生气,每次都少不了批评惩罚一通,但是收效甚微,儿子斗士之风不减。

  每到节日单位都很忙更忙,从除夕到初八,我有五天时间在值班,保姆又请假回家过年了,杂事缠身,与儿子一起玩的时间少了很多。有时,好不容易一家三口聚在一起,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儿子的表现却特别“不乖”,总是不听招呼,有时还故意挑衅,做一些我们平时不许他做的事,并问“我是不是很不乖呀?”如此“嚣张”,自然是又招来我和妻子的一顿责骂。

  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据英国一专家研究,10%的幼儿有精神障碍。他指出,人们认为成人才有的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在幼儿中其实普遍存在,主要体现为:焦虑、睡不安稳、不听管教、打架、说谎、社交恐慌等。看来,儿子“改名”不是一时冲动的儿戏,而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造成的心理障碍。越想越惭愧,最近因为工作忙,没怎么管孩子,看到他表现不好,没有时间耐心教导,过多采用了责骂方式,很少表扬他。孩子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成长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主要还是受身边成长环境的影响。因为性格不好,儿子在外受孩子们的排斥,回家也经常受父母批评。即使他表现好时,我们也认为是正常的,没有及时表扬强化。孩子就象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如果得不到负熵的调节,系统终将崩溃。正是长期的恶评强化了儿子自己是“坏孩子”印象,给了他强烈的心理暗示,反而固化了他的一些不良行为。

  其实,我也明白,单位管理讲究一张一弛,对孩子也应进行赏识教育,只是在操作中往往过于急切,严厉有余,鼓励不足。可怜的孩子,他其实也不想表现不好,也想跳出周围环境的“恶评”,春节期间他主动外出与小朋友们改善关系,却因为方法不当,碰了不少钉子,于是他想通过“改名”来彻底摆脱过去的自己,可见他小小的心灵压力不轻。

  弄明白了“改名”事件的症结所在,晚上我和儿子长谈了一下,列举了他的优点,告诉他父母有多疼爱他,小朋友们只是不喜欢他的一些做法,只要改正了会原谅他的,都会和他玩的。一番“话疗”后,儿子虽然没有立即同意改回“原原”这个名字,但是态度有了一些松动。哎!只能先这样了。问题是慢慢形成的,只能慢慢纠正了。

  “优生优育”四个字常见于报端和墙头,却没有真正进入心头。有时夜半梦中,常常见到自己儿时的光景,梦醒后自己都纳闷,怎么就三十多岁了,而且当了父亲了。我想,或许自己应该先进行心理调节,从内心深处完成从儿子到父亲的角色转变,认真面对眼前这个小生命,以宽阔的胸怀接纳包容他,以无限的爱心教育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父亲特殊的慈爱。就象当年父亲对我那样!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第一次进校正确干预孩子的行为
下一篇:父与子的爱恨情仇(一)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原子小金刚当机记
  • 『本是同根生』—我的手足是雨人〈下〉
  • 中国雨人之谜 第五章 “孤独”的天才
  • 燃烧的灵魂
  • 窗边的小豆豆 第四章
  • 自闭症儿童:我相信我能做到任何事情
  • 从自闭到自立——我儿怡凯
  • 一个自闭症孩子长大成人的动人故事
  • 有孤独倾向的女孩
  • 自闭症患者/学者-​​史蒂芬.萧尔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