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浅谈自闭症
小威是个在高雄市中产阶级家庭出生,备受期待的男孩子。在小威满周岁以前大家并没有注意到他和其它的小婴儿有太多的不同。事实上,小威很「乖」,很「安静」,爸妈发现他不吵人,跟他的姐姐比起来,小威「很好带」。直到小威快要两岁了,他的父母开始越来越担忧,因为他和其它的孩子的确开始不一样。他一直到一岁多才开始出声音,没有兴趣听人说话,也没有兴趣看对他说话的人,谁想抱他都可以,没有抱他也无所谓,他可以一个人独处在房间的角落很久,沈迷于抚弄排列玩具积木当中。
阿妈原本怀疑小威是不是耳聋,所以学不会说话,但小威却又对许多声音有奇特的反应,让大家不相信他的耳朵有问题。好比方他对吸尘器的声音极为敏感,一听到就尖叫不巳,没法平静;他对常经过家门口的公交车极为有兴趣,每当听到熟悉的排气管声他就会冲到窗前看公交车,但他却从不曾企图把这份注意及兴奋,以手势或言语和任何人分享。小威也从来不玩想象的假装游戏,他有一大堆的玩具车,但他只是把车子排成一长列,拨弄让轮子转,然后躺在地上看,这似乎是他的最大娱乐。
到了小威三岁的时候,他仍然不讲话,他的父母开始真正担心了,小威是这么地与众不同。一方面他不肯发出声音与人沟通,但另一方面,他又早熟地显现对音乐的兴趣,常呆坐反复听爸爸的莫扎特音乐。小威也常常莫各其妙地发脾气,没有人了解他是怎么了。小威的妈妈也注意到他的智能发展不平均,许多极为简单的题目他不会,但是他在几何空间的概念表现极佳,在家里他是个拼图天才,他甚至可以把图形倒着拼。随着小威的长大,他变得越来越固执,许多的生活常规都一定要照他的方式做,不然他更会大发脾气,不了解的外人常常误解这个孩子被父母宠坏了。事实是小威的坚持度太高,家人根本不可能让他改变或配合。
从四岁多起,他慢慢地开始说话了,但是他常像个鹦鹉一样反复仿说他听到的句子,代名词混淆不清,他也甚少用语言向别人表达情感。家人常常觉得,不管他们如何努力,似乎总有一道墙将小威和世界其它人隔开,他像是星星的孩子,遥不可及,不属于任何团体:。
小威的父母带他到医学中心求诊,诊断为「自闭症」,他们很震惊,困惑及无助,自闭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病呢?一般人常有的错误观念是自闭症的患者不与人沟通往来,孤立自我封闭是心理上的。事实上,自闭症是由先天性脑部功能异常所造成的病,与父母后天的养育态度无关。自闭症儿童常有的行为特征,就像前面范例中的小威,往往在三岁以前会呈现出三大领域的发展迟缓现象?社会互动行为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同一性行为(包括反复机械性的玩法,语言或思考模式),父母尤其必须先去除焦虑、犹豫与罪恶感,早日带孩子至大医院就医,方能得到正确的诊断。
自闭症并不会自动停止于孩童期,反之,这是个一辈子的发展疾患,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在症状上有改变,但基本的三大核心缺损症状不易消失。自闭症开始于三岁以前,需要父母家人的早期发现,以及医疗、复健、教育体系的通盘合作,进行早期疗育,方能使孩子得到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