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手眼协调
手眼协调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觉能力而组成的。但因为自闭儿的目光不能依附在某事物上,因而障碍了他们的学习。
建议:首先要在前部分的视觉对焦、视觉追踪上下功夫,还要多做小肌肉练习(精细运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要进行大范围的手眼协调活动,渐渐缩小活动范围,最后孩子能具备独立完成较精细的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1、继续橡皮泥制作的练习。指导者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增加难度,由一步模仿制作慢慢地加到两步、三步等,但指导者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工作的能力。
2、从仿搭积木到自己搭积木。(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听指令或按要求的。)仿搭的过程要使孩子能看、听、做相结合。各科的训练其实都不是独立的,仿搭是一个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习巩固其它部分所学的内容,如颜色、形状、上下、高低、左右等概念。从测试情况看,孩子这一部分的能力不算太强,所以在后一阶段的训练中,这可以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从仿搭三块到十块为止。到了十块的水平以后,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搭。一开始用木块的建筑积木比较好,可串插雪花片等,广州钟氏有一些积木也适合孩子做。
自己搭的时候,一开始家长可要求孩子搭个房子,搭座桥等。使各种物品在孩子的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这种印象非常重要,因为自闭儿总是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据他的脑空间,而我们要帮助他改变这种状态。待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搭一个幼儿园,鼓励孩子说出幼儿园有哪些建筑物,有哪些人等,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来帮助孩子回忆他们看到的东西,帮助他建立探索的能力。如上: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多向孩子提问,引导他正确回答问题,也帮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求助,学习提问,如:“妈妈,你搭的是什么?”“妈妈,你看我搭的象什么?”“我搭得好不好?”
3、串珠是很多孩子都在做的。根据这个孩子的情况,可以加大难度,也就是说要他按要求串珠,从中巩固颜色和图形的知识,并且培养孩子按图操作的能力,使他对工作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增强他同时用手的能力,可用整套的螺帽玩具来教孩子装配一个简单的物品。
4、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给孩子画一幅很简单的图画,如一只鞋。当着他的面把图一分为二剪开,让他在同一方向的情况下能拼回去,然后你变换方向指导孩子拼回去,慢慢地线条变成有角度或弯曲地剪开,图片的品种也增多,注意既不能让孩子迷恋又不能让他厌烦。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把图片剪成3份甚至四份,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树立部分与整体的概念,培养孩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同时和孩子玩一些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并且过渡到让孩子帮助小动物找他们的家。(需要联想的能力,如画着萝卜的是小兔的家)
5、多做画画、涂色、走迷宫的训练。画画、涂色方面的要求要逐渐提高,一定要在用笔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表达他做了些什么,也要注意想象力的训练。走迷宫的训练也同样如此,一开始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如小白兔要回家,有两条路,一条路上有狼,那就要问孩子为什么不能走那条路,同时走迷宫时注意用笔时线条不能碰上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