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有自闭症”——自闭症家庭采访实录二
站在我面前的张彩虹,轻松和快乐,难以看出在她21年照顾自闭症儿子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磨难。她自己觉得,虽然自闭症的孩子会给父母带来更激烈更复杂的感受,但做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母亲跟天下任何母亲一样,有头疼的时候,也有因为孩子的进步而觉得幸福的时刻。
嘉伟7岁进入培智学校,对张彩虹一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转折,嘉伟突然变得很乖。上课也坐得下来了。但张彩虹知道,一切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送孩子入学之前,她和丈夫做了很多功课。先是跟老师和班主任讲,嘉伟是先入为主的,之前这个程序和规矩一定要做好,如果开始很随便的话,将来很难打破习惯。嘉伟的爸爸写了四页纸,介绍孩子是怎样的,请老师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对他严格要求。比如上课时他一定会要站起来或者跑出去,就请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留在椅子上。结果,班主任非常好,把嘉伟安排在第一排坐着,讲课的时候看到他要站起来,就不动声色地把他按住,等下课铃响了后才告诉他可以出去。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好习惯。
立夏:从你的经验出发,你觉得怎么可以最好地帮助自闭症孩子?
张彩虹:自闭症患者最大的问题是社会性缺失。有的家长用一个个小卡片强制性地让孩子从小背下去,觉得自己干预得很努力,但这样教其实没有意义。其实我觉得自闭症不是认知的问题,嘉伟可以算万年历,他的问题是不能把这些认知拿出来运用。自闭症孩子最关键的是不懂“游戏规则”,你教会了他ABC之后他照样不会去遵守社会规则。认知要教,但不是主流,主流是生活,因为他们跟一般孩子不一样,一般孩子你从小教他认知,长大了他自然会有社会性。这些孩子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被教出来的,或者说通过千百次的重复被强行灌输进去的,他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看到很多小孩子,他卡片都认识,但却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不知道什么场合坐着不能动、不能发出声音。你要教他什么是白菜茄子,但更要教他怎么去到菜场,怎么买到白菜茄子。
立夏:你是怎么教孩子的呢?
张彩虹:嘉伟缺乏逻辑性,我就教他,比如在超市里买东西,要先拿好去付账然后才能吃。我也着重教他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和能力。比如教他开门,有时候我们办事情很晚才回来,他只要有人按门铃就开门,后来我们就说任何人按门铃你不能开,妈妈有钥匙自己会开,讲了以后呢我们就找一个人去试验。结果人家一按他就开,我们就再回来和他讲你开了门结果家里的东西被偷了,但他不懂偷是什么意思。就这样反反复复,突然有一天按门铃他不开了,怎么也不开,我们马上强化:你今天做得好不开门。后来有一次我回来他很高兴地和我讲,隔壁的阿姨今天来按过门铃了我没开。
还有就是很多工作要做到前面。比如我让他出去买早餐或者买菜,我都是事先带他去,和他讲买什么,也和店家预先说明我的孩子是自闭症,有时候讲话不清楚,你们千万不要不耐烦,并且我会在他身上放一张纸条,今天要买什么东西写在上面,如果他说不出来,我就叫卖菜的管他要纸头。自闭症患者没有自信,知难而退,如果你带他们做过了他会敢去做,没经历过的,他不知道结果就不敢去做。
教自闭症孩子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力。有一些家长在孩子确诊自闭症之后自己也办起了培训机构。但这么些年过去,这些家长的孩子的情况往往很糟糕。为什么呢?因为她/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管理机构上,她反而没有时间去管自己的孩子。嘉伟现在可以自己坐公交车,但是在此之前,我做了好多年的功课。他在辅读学校上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他坐公交车,一站一站地跟他讲,哪一站上车,哪一站下车都要说#p#分页标题#e#好,然后放手让他自己走,我跟踪着。可是他很机灵的,每次我跟在后面他都看得到我,就来找我。我后来只好化了妆跟在他后面。有一次车子坏了,因为我们没有教过他,所以他就站在那里没有方向了,我只能过去告诉他车子坏了,就跟着别人等下一个车子,告诉他不用再买票了。到他能够独立乘车的时候,他已经14岁了。
立夏:您照顾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已经21年,从您的经验出发,您觉得那些孩子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小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张彩虹:我觉得首先,“小家长”们应该有理性。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初期,家长往往陷入绝望的心境。此时要冷静,一定要知道自闭症是什么,然后才能够有办法,多做研究,多跟其他有经验的家长商量和联络,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花钱,反而耽误孩子的矫治良机。也不要给自己定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自闭症是不能治愈的,干预之后会有效果,但家长一定要务实。
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需要多动脑筋思考。不是光有爱心就能解决问题的,如何教会孩子处理一些复杂的事物是很考验人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逼着孩子学认知,不理解的时候他就要反抗,就像我要让你去做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你肯定心里会很生气一样,但是我们正常人会克制自己,他们却不会,情绪会以非常极端的形式反应出来,同时又因为他们很会重复,一次发脾气了,以后遇到同样什么问题就用同样的程序和情绪来表达,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严重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我觉得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情绪问题恰恰是家长造成的,因为他开始的时候情绪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而很多家长没有做疏导,反而以武断的手段强化了这种情绪。
我最想告诉“小家长”们的是要认识自己孩子的问题,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像他。不是的,如果你的孩子是自闭症的话,你必须集特殊教育、心理教育和自闭症的专业教育于一体,然后要培养自身的耐心,调整自己的心态。你要把希望降到最低,因为将来是怎么样的你不知道,如果希望太高的话,就会失望。要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从最简单的开始,现在很多妈妈们急功近利,不去深究自己孩子的问题,反而去模仿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正常孩子,以他们为榜样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对自己将来是没有好处的,甚至会对自己打击很大。
自闭症是一个终生的残疾,通过干预能够提高,但如果你非要让他去正常学校上学,拼命让他认知1+1=2什么的,结果是他虽然考上学校了,但他的社会性是缺失的,应付不了学业,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告状,家长反映,小孩压抑紧张。结果孩子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恶化。很多“小家长”就认为我现在让他认知提高了以后让他进入学校,既然是社会性缺损我就让他进入到正常的社会环境,他就慢慢提高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我们高考体制下的学校里,老师是不可能教他社会性的,老师只是教功课,教作业。他理解不了功课,别的小朋友又欺负他,负面的东西他接受多了,久而久之就给他精神上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大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分裂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获得你的伴侣的支持,共同来养育自闭症孩子。我觉得如果嘉伟爸爸不支持我,我们这个家庭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也有焦虑和痛苦的时候,但我有另外一半给我的支持。嘉伟青春期的时候,一发脾气会把我的助动车推倒,或者向我撞过来,把我撞得眼冒金星,他爸爸就安慰我,我们要忍耐,你注意保护自己。所以每次看到嘉伟要发脾气了我就想办法保护好自己,避免被他伤害。
最后,家里有个自闭症的孩子,很多家长会很担心受人歧视。其实,我觉得,别人的反应#p#分页标题#e#主要是看我们自己,如果我自己愁眉苦脸的一蹶不振的样子,别人也会受影响。我们自己的心态要放好,我们一家三个人出去精神面貌很好,别人不但没有觉得我们怎么样,反而觉得我们很默契,别人还很羡慕的,所以我觉得自己放正心态很关键,别人是次要的。
张彩虹与其他自闭症家长组成了上海自闭症家长自助会,现有250个成员。宗旨在于将真实的经验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她另外开设有“天使星妈聊天屋”,QQ号为55339095。全国各地的自闭症家长都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