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家长为什么要参加训练
为什么训练孤独症儿童首先要训练家长?
孤独症儿童病症的特殊性,长期性使孤独症家长的心态出现了不确定性,有的对孩子出现失望情绪;有的盲目乐观,对孩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有的对训练师半信半疑,采取观望,不合作态度,使孩子的家庭训练计划得不到执行;有的家长有自卑心理,不敢或不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使孩子失去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有的没有坚持性,跑遍全国各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有一切不正常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效果,给孩子的终生带来遗憾,错过了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我在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儿童行为发育研究所训练的几十例孤独症儿童中,成功者中无一不是家长的平淡心态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起了作用,他们都得到过专家的指点和培训,而半途而废者,尽管只是极少数,而他们缺乏的显然是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缺乏最基本的常识,这样下去的结果,肯定会悔恨终生。希望这些家长能静下心来,首先接受必要的培训和训练,端正自己的心态,不急不躁、扎扎实实,才会迎来孩子的进步。
训练家长什么?
1、自信心。对孩子没有自信、缺乏自信,看不到孤独症孩子的点滴进步,孩子就没有希望,所有从孤独的苦海中走出来的孩子,其家长始终对孩子充满了强烈的自信,只有自信,才会给孩子付出,最终才会有回报。
2、持之以恒的精神。把孩子交给机构训练后,必须对训练师以足够的信任,给予密切的配合,任何半信半疑,观望等待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应有不达目决不罢休的勇气。就像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样,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3、平淡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既然孩子患了病,必须面对现实,以平淡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去面对一切,切忌不能有急躁的心理和放弃态度,对孩子期望值过大和丧失希望都是不应该的,相信坚持训练孩子才有希望。
4、树立良好的合作态度,增强交流意识。必须尊重训练师的劳动,能够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信任他们的为人处事、训练能力和方法,积极主动地与他们配合,在愉快的心境下多与他们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希望,任何不合情理甚至过于苛刻的要求及过多的否定和指责都是不可取的,双方关系的紧张必然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5、制定合理的目标,应用正确的方法。造成孩子孤独症的原因没必要过分考究,对孩子最重要的应是在自身基础上为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在专家的指导下,为孩子制订科学可行的家庭训练计划,配合训练师充分利用家庭化的生活情景对孩子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爱心和“狠心”缺一不可,不狠下心来,过分溺爱孩子,家庭训练不可能达标,对机构训练师的专业训练也是十分不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