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正确意识到越早干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程度越高
据了解,不少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相当肤浅。很多家长还不知道孤独症是什么时,得到大部分回答都是:“孩子不说话,不爱跟人玩”等。在他们看来,孤独症仅仅是一种性格问题,深入一点是心理问题,但没有人真正理解孤独症其实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也是一个孩子智力发育的问题。而往往由于认识的浅陋,耽误了一些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期,导致孩子可能终身难愈。
很多家长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孩子有孤独症的现实,甚至有一些家长在孩子走出康复机构以后,都不愿提起孩子曾经接受康复干预的事情。因为孤独症的孩子大多都与平常孩子没什么不同,家长很难接受自己孩子的智力有问题,仅仅认为孩子可能只是内向,只是学说话慢了一点。而错误的认识很容易耽误孤独症孩子的治疗,3—6岁时孤独症孩子最恰当的康复期,甚至扩大范围到0~7岁之间是最佳的治疗期,并且是越早越好,越晚的话康复几率会越来越小。
据有些康复机构的个别家长情况,他们可能带孩子过来已有半年甚至一年了,但他们依然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不会讲话”,根本没有其他问题,并会不断地告诉老师,只要孩子学会讲话就把孩子带走。曾经听在康复中心负责一个中重度班的王老师说:“不少家长都有侥幸心理,希望带小孩子过来一段时间,让我们发现孩子是没问题,然后让他们带回去。而实际上,这种心理是不利于孩子康复的,我们也需要家长的配合给孩子康复做更好的干预”。
现在不管是在哪个市或地区,在康复中心,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的孤独症患儿是越来越多,但是年龄却越来越大才送去特殊学校或康复机构,这种现象是要不得的,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就会耽误这些孤独症孩子的一生,那么谁又能来帮助他们弥补和挽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