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自闭症 10岁的孩子3岁的心
原标题:静茹谈教育——孤独症是10岁的孩子3岁的心
很多孤独症的孩子让父母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亲痛,孩子已经10岁了,但是智商和情感表达只在3、4岁左右。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样的孩子和家里的小狗是很相似的。我是非常喜欢狗的,常常觉得狗狗要比孩子更可爱,因为孩子会长大,孩子长大了会说谎,狗不会,孩子会上网成瘾,狗也不会,孩子长大了会减少和父母的沟通,狗不会,孩子结婚生子,会和父母彻底分离,狗不会。狗狗的智商永远在一个3岁的孩子那么大,每天都需要我,爱我,直到它生命的终点。从这个角度上看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狗,但我们能够接受一只小狗,会容忍它永远3岁的智商,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这样呢?
当然,所有的父母亲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能够成才成人,但是上帝给我们的这一份礼物就是这样的,这份礼物是独一无二的,不能退换更不能放弃,我们为什么接受他那么难?一切都来源于,父母亲既定了人生的模式,我们不能比别人少,世间的不完美不该给我们。
佛说:世间的真相是无常。无常就是真相,一切都是会变化的,不是周围的人有什么我们也能有什么。想通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很喜欢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就和那只可爱的狗狗一样别无所求,在你的家里永远依赖、爱我们。
至于生活当中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怎样去教养一个智商只有三岁的10岁孩子。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是实情一定要分开来,三岁孩子的智商和情感模式,父母一定要尊重,在家里,可以给予他一个三岁孩子的拥抱、抚摸和关爱,但是,行为习惯一定要按10岁的孩子来规范,比如不能让他去拥抱别的异性,不能让他在餐馆去随意抓别人的食物,不能让他当众大小便。
行为规范的处理是很多家长最难拿捏的分寸,经常是错乱的,究竟怎样对待他才好。曾有位孤独症孩子的父亲,孩子14岁了,有天在家,孩子想让爸爸抱一下,他很生气的断然拒绝了,孩子放声大哭非常委屈。其实这个案例是应该这样处理比较好,爸爸拥抱他,告诉他,我们只能在家里拥抱,不能在街上、外面拥抱。
这样的孩子常常会有很多怪异和攻击性的行为,其实,主要原因可能孩子父母亲的焦虑给孩子内心带来的无名焦虑。所以父母亲必须先清凉安顿好自己的内心,很多怪异和攻击性的行为就会慢慢减少、消失。还有个案例,一个男孩14岁,经常会攻击同学,每次一发生这样的纠纷,他的妈妈就会跑来学校守候在教室的门口,男孩就减少了攻击。其实,这个孩子就是缺乏安全感,当他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感觉到恐惧,他发现每次攻击别人后,妈妈就回来,因此他为了得到保护,就会不断的挑起攻击。这样的情况,可能要这样处理,他攻击别人,让老师来处理,想办法让他们和解,但家长不出面,当他必须接受道歉、处罚、和解等一系列更难面对的选择题,他就会放弃攻击。
所有孤独症的父母亲,都必须面对这些爱和生存教育的难题,但是我觉得,必须感恩这些孩子,这是他们用自己小小的生命在帮助父母亲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生命、生活、生存的意义,难道这样的孩子不该感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