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的常见问题与回答(上)
导读:自闭症对于患儿及其家庭都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与伤害,长久以来,不少家长为了治疗孩子的孤独症而筋疲力尽,却仍然处于长久的迷茫与困顿之中。今天,道道阁儿童之家的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自闭症的常见问题及回答,方便各位家长参考,希望能为孩子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帮助。
1、自闭症就是性格孤僻吗?
初听到"自闭症"或"自闭症"的人,往往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它与某类纯心理障碍疾病联系起来,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障碍。也曾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个不良的家庭气氛,如父母性格怪异,或母亲忙于工作而使孩子在发育早期(婴幼儿阶段)受到忽视……等等,这类被称做"心理环境"的因素被研究结果所否认。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的发生与大脑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有关系,只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脑系统的异常结构。虽然自闭症并非为纯心理方面的障碍,但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由于其在感知加工功能方面受到影响,也可能引发自闭症表现。
2、自闭症儿童会有心理障碍吗?
虽然该自闭症并非是纯心理障碍疾病,但并不能忽视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障碍,与此相反,在与自闭症儿童接触或对他们进行干预训练时,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自闭症儿童由于其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弱,很难与周围的人发生正常的沟通行为,这就会使他产生心理结构异常,发生自闭症患者所特有的心理障碍。换句话说:就象盲人、聋人、肢体残障者会由于他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压力一样,自闭症患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由于他们的自闭症障碍产生心理上的发育偏差和异常。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表现出愈来愈退缩的结果,如:玩弄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依恋某件物品或某项单一的活动;在必须与人对话时移开目光或跑开;看似莫名其妙的哭闹或笑;伤害自己的身体或攻击他人等。
3、自闭症是怎么得的?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遗传曾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有关病因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遗传是唯一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另一条线索集中在寻找脑功能的变异上。在脑系统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各种变异的存在,目前可以肯定脑部大范围区域的神经生理损伤是重要的因素。总之,关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最新研究的结果趋向于“多因素致病”说,即不只有一种导致患病的因素。
4、自闭症是一种后天的疾病吗?
虽然对自闭症发病原因的研究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那种认为自闭症是由于后天环境原因所致的说法已被否定。目前一致认为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诊断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患儿在三十六个月之前即有症状表现”。
5、如何确定孩子患有自闭症呢?
首先,当发现您的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时,要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一般是由儿童精神科的医生进行诊断。有位美国精神科医生曾说过:“如果您的孩子在说话方面比别的孩子弱,首先怀疑他是否可能患有自闭症。”
由于在自闭症的发病部位及致病因素方面还没有准确的实验数据及有效的检测工具,因此诊断的依据不是化验或仪器检测结果,而是根据幼儿异常的外在行为表现,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世界曾有近四十种诊断标准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两种标准体系逐步赢得了各国普遍的认可,它们是DSM(美国精神医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和ICD(国际疾病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出版)。
6、自闭症与语言发育障碍有什么不同?
语言障碍儿童的状况与自闭症儿童不同,前者在感知反应上不会有异常,在与人与物相处的方式上也是正常的。他们能够模仿别人,用手势来表达抽象的内容(与听障儿童相似),虽然有时会有较少的“鹦鹉式”对话。在参与想象性游戏和小组活动方面与正常儿童同样有兴趣。
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语言障碍特点在〖自闭症与听障〗中已有叙述。除此之外,他们在集体性活动和游戏中表现出明显地不适应(不介入),更无法参与想象性游戏。对于游戏的规则完全忽视或不理解,对游戏的结果(是否赢了)不在意,常常首先对小组性活动和游戏不感兴趣。当其他儿童专注于游戏之中时,他们往往游离于游戏外。
7、自闭症与听障(失聪)的区别是什么?
听障儿童即我们常说的聋哑儿童,是因为个别感觉器官(听觉系统)受损所致。虽然他们因为失去听力而发生语言障碍(失去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但他们不会因此而失去主动观察、了解及与外界交往的兴趣。听障儿童会用身体动作、眼神、面部表情等其它工具努力与人交流与交往。
虽然自闭症儿童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表现是“不说话”、“听而不闻”、“不理会外界的声音”,但他们的听觉系统基本上是完整的,只是因为大脑中枢系统的障碍使他们失去对外界正常反应的能力。同时自闭症儿童除了几乎不能使用语言进行交往外,他们的另一个特征是不运用手势、眼神、表情等其它交流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交往。
“雨中起舞”一书译成中文后,在许多家长中引起极大的兴趣,纷纷寄希望于“听觉统合治疗”能像治愈乔琪一样挽救他们的孩子。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布拉德医生(治疗乔琪的医生)的治疗统计资料,他共对八千个病人进行过“听觉统合治疗”,其中有48位自闭症患者,仅有乔琪完全从自闭症中走出来。目前美国自闭症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认为:“听统训练的基础是患者有听觉过敏现象。但目前的实验表明,听统训练并不能改变听觉过敏,却能改变患者的行为?!所以这种治疗理论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证明。”
最后须说明的是首先必须确定参加听统训练的儿童是否是由于听觉敏感所导致自闭症,否则听统训练对于他就失去了前提条件。
8、自闭症儿童是弱智儿童吗?
弱智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发展均比一般人迟缓,但发展的次序则基本保持正常。弱智儿童的智商有可测性,他们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成正比。
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次序异常,且各方面发育不平衡。如:有的儿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却能有很强的计算、绘画能力;有的儿童完全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语言,却在记忆力方面、识别颜色方面表现突出。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会性极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主动性方面远远低于弱智儿童,目前尚没有能准确测量自闭症儿童智商的工具。
如一位同时教过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培智学校老师所体会的:弱智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自闭症儿童是能学会却不愿意学。
9、早期训练是属于治疗还是属于教育的范畴?
早期训练也可以称做早期教育,当医生给一个孩子作出自闭症诊断之后,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建议对孩子进行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英文:Herapy)从方法上将更多地属于特殊教育的范畴。但从功能上讲,它有着帮助自闭症儿童减弱其它其症状表现及障碍程度的作用,因此在台湾也常被译做"疗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就通过法律规定,训练自闭症儿童的人员应具备特殊教育的学历。
10、只教不治能行吗?
孩子得了自闭症,不是打针吃药,却要接受特殊教育。这对于习惯上"有病就求医"的观念是一种修正,即自闭症儿童目前"有病要求教"。许多家长在开始时,会对这一点产生怀疑,有的认为应该先四处求医,治好了再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闭症儿童康复,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对自闭症儿童,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而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其实自闭症儿童的最大障碍是交往障碍,包括语言交流障碍。他们常常沉浸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究其原因是其缺乏或者说是没有与外界交往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这种能力,使他们从自我世界中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当然我们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医疗手段能够替代教育训练的作用。因为能力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的培养教育逐步得来的。药物只能还人以健全的躯体,为能力的获得提供可能性,而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正如众所周知的"狼孩"的例子,虽然其有健全的躯体,但由于没有人类的教育环境因此她只能像狼一样嚎叫,最终能发出的有限的语言,还是由于教育的作用产生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对自闭症儿童的帮助应是以教育为主,药物为辅
11、自闭症儿童有最佳训练时期吗?
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开始得愈早效果会愈好。一旦孩子被诊断(或怀疑性诊断为有"自闭症倾向"),就要为他提供干预性的训练,因为训练是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患自闭症的孩子多在三岁左右被确诊,因此"3-6岁"一直是专家们建议的最佳训练期,同时也因为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实验证明自闭症儿童若在学前经过训练,他们的智商可以提高十二点,美国新泽西州大学的有关研究工作于1991年证实了这一点。这一研究甚至表明,自闭症儿童学前阶段接受训练后智力发展的潜力,超过了正常儿童,因为研究中同样接受学前训练的正常儿童,可以取得好成绩,但几乎不会发生智商的变化。这个测试结果,证明了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并说明3-6岁是关键期。但许多个案也证实,即使是超过这一年龄阶段,方法正确的训练也会使患儿有很大改善,放弃训练矫治,孩子的状况只会愈来愈差,只要开始就不会太迟!
12、训练要进行多长时间呢?
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干预工程。训练不同于服药或手术,一个疗程或一个手术后明显康复。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训练者有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和恒心。并且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几乎在他们成长的全部阶段都需要伴随有训练矫治,因此家长首先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只要坚持正确的训练方法,您就会发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您以前认为不可能学会的东西,具备了您以前认为不可能具备的能力。美国自闭症研究所所长瑞姆兰博士(一位家长,儿童心理医生)就曾经说过:"当你面对孤独儿时,要努力去感觉他这一段时间又学会了什么。"一位已帮助自己的自闭症女儿成功地走上独立生活的德国母亲感叹说:"自闭症的孩子能走多远,只有上帝知道,我想知道的是,与昨天相比,我的女儿今天又学会了什么。"一位中国母亲经过十余年努力使自己自闭症的孩子在正常学校坚持上完小学六年级,又看着她进入中学,不无自豪的说:"我现在才感到自己是多么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