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致星儿家长:做好自己,照亮星儿

作者:网络 更新时间:2019-08-2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作为家长,你对自己有多了解:

是否对自己的教养行为有意识?

是否了解怎样的教养方式是最好的?

是否了解不同的教养方法对孩子今后成长的影响?
 
特殊孩子首先是一个孩子,不可忽略他孩子的属性。康复的过程漫长而艰苦,但不能每天生活在康复中,给自己和孩子一定的时间享受亲子时光吧,哪怕是疯跑和傻笑。
 
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只有你关照到了了内心的需求,你自己成为一个发光发热体,孩子才能生活在温暖中。
  
1
 
健康的教养基础
 
健康的教养基础

无论孩子是否有特殊需要,教养的核心是相同的,核心体现的是有效的沟通和健康关系的建立。这不仅适用于育儿,也会影响到你与周围人关系的建立。
 
 
 
教育儿女是一件极为具有挑战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来自于未知,没有人可以预判我们此时此刻做的教育方面的决定是否完全正确,对孩子今后又有怎样的影响。而不可否认的是健康的教养基于以下六点:

01、以爱为核心

良好的教育要带着爱与孩子相处。育儿很难,需要无穷无尽的耐心和思考,需要家长做决定,还要有很强的直觉。爱是一种感觉,但体现是通过行为。打骂不是爱,或者说我是为你好,也不是爱。

02、追求成长

追求成长而不是控制,同时还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尊重。虽然孩子年龄小、个头小,但不代表大人可以用呵斥或者不屑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行为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很多时候,大人们对孩子的需要其实是自己的需要,比如安静,或者房间需要保持干净,不是说这些要求不恰当,而是说大人应该从孩子的需要角度出发。
 
03、自我反思

比如家长责骂了孩子之后会感到后悔或自责,并决定今后再也不这样对待孩子了。为了做出良好的育儿决定,我们需要警惕自己的情绪爆发点,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每一个人尤其是成年人,都应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04、保持灵活性

育儿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准则,比如保持一致性、行为发生之后的结果要给到位、让孩子体验自然结果等等。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必要的环节对要求和做法进行一些调整。比如说今天孩子身体不适,那么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会电视,或者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小惊喜等等。
 
05、了解孩子、家长、家庭的需要

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需要,包括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需要也会有改变。年幼的孩子需要更多大人的指导来搭建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技能,之后需要更多自我管理的练习和指导,为的是今后可以独立过得很好。

作为家长要经常问“孩子需要什么”“我需要什么”“我的家庭需要什么”这样的问题来指导育儿和经营家庭。

06、发现孩子的优点

从孩子身上发现到闪光点,并且向孩子学习,这是好的育儿基础,也是正向的生活方法。如果你总是看到孩子不会的,或者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那么带给你的会是失衡或失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特殊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了。

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育儿做法很大程度受长辈的影响。比如一个爱体罚的父亲,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下一辈。总的来说,教养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01、专制的教养方式

◆ 表现

专制的父母也称独裁的父母。父母会根据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学到的放入自己的育儿手段中。
 
首先,专制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要求很高,但是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多少回应。他们会设立很多规则,但是对规则的来源出处没有太多解释。被质疑的时候可能会说因为这是我说的,或者我是你爸爸。育儿过程更像是军队化的培养。
 
专制父母很多时候会用惩罚,比如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理。而在管教之后没有过多的解释,打了就打了,骂了就骂了。也不会给孩子选择的余地,而且在教育的时候往往缺乏耐心,不相信孩子可以做出很好的选择或决定,因此所有的选择和决定都是父母来做。他们不会跟孩子进行商讨,有可能当众羞辱孩子,认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激发让孩子做得更好。

◆ 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

首先,他们会将顺从和成功联系在一起,来证明对父母的爱。在性格方面更有可能出现害怕或者害羞的情况。孩子的自尊心往往较低,社交技能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缺失。心理方面,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发生抑郁或焦虑的情况。由于长期是在规则管理下成长的,他们可能缺乏自律的能力,或者为自己制定人生的目标和标准。
 
02、权威的教养方式

◆ 表现

权威的父母付出了很多努力来建立和维持与孩子之间的正向关系,会花时间解释规矩建立背后的原因,负责执行规则,并且在行为之后会给予一定的后果,同时也会考虑这样的后果带给孩子的感受。
 
权威的父母在问题发生之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然后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预防问题的发生。他们还会用积极的策略来强化好的行为。
 
◆ 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

最有可能成为负责的成年人,会很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善于对自己的决定进行评估和分析。
 
03、宽容的教养方式

◆ 表现

宽容的父母设置规矩,但很少执行。不会为孩子的行为提供明确的后果。认为孩子在父母干扰最少的情况下会成长学习得最好。
 
宽容的父母经常在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介入,采取“孩子就是孩子”这样放任自流的态度来育儿。宽容的父母通常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朋友,而不是父母。他们经常鼓励孩子和自己讨论问题,但是不会付出太多努力阻止一些不好的选择或者不良行为的发生。
 
◆ 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

更有可能在学习上挣扎,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因为他们不会更多地遵守权威和规则。这样的孩子在心理方面往往会有自卑,或者是一些负面的、悲伤的情感。还有可能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肥胖,因为宽容的父母在饮食方面不会是一个很好的规则的建立者。
 
04、不参与的教养方式

◆ 表现

不参与的父母不会过问孩子的学校或者作业,以及其他和孩子有关的问题,不知道孩子在哪儿,和谁在一起或者在做什么,不会花太多时间陪伴孩子。这样的家长很少建立规
则,工作往往比较忙,尤其是爸爸。
 
◆ 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

可能会在自尊方面有问题,他们往往在学校的表现也不会很好,还会出现频繁地出现行为问题,相对的幸福感也会低一些。
 
小结

四种教养方式中,权威性的教养方式能带来最好的教育结果,也最符合健康教养的核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不属于单一的某种教养方式,可能会在多种的方式中跳来跳去。
 
无论你现在的婚姻状态是怎样的,父母共同教养在儿童成长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育儿的同时,不要忘了另一半,要培养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现今有一些家庭选择要二胎,生养第二个孩子是一个新的育儿经历,但也是一个需要平衡给予两个孩子关注的过程。
 
如何成为一个权威性的家长 

在特殊教育中,权威性的教养方式依旧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权威的家长会注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建立,并且在育儿过程中有更多的耐心。那么,如何成为权威性的家长呢?
 
 
 
01、“听”

不是说让孩子主导我们的行为, 而是说无论孩子的沟通能力是怎样的,我们都要对孩子所说的、所做的有反应。权威的家长也被称为有反应的家长,如果孩子现在没有口语能力,而是用行为得到关注,那么我们就需要关注。如果用问题行为来获得我们关注,就要用行为管理的策略把这些不理想的行为塑造得更理想。

02、承认感受

承认感受是沟通的基础。如果孩子告诉你他现在的感受,而你的对待方式是否认或者不屑,那今后他就不会再说了。除了承认孩子的情感以外,还要把孩子的情感加入到我们做决策时的考虑中。这并不是指我们要成为宽容的家长,而是在做决定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反馈的机会。
 
简单到晚上我们去哪里吃饭到搬家这样的重大决定,提供这样的机会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做计划的能力,这对今后的独立生活也会有帮助。
 
03、建立明确规则

规则代表了具体需要体现的行为以及行为出现后的结果。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允许的话,再加上原因,比如现在去睡觉,这样身体会棒棒的。
 
04、提供一次警告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提供一次警告,因为第一次可能孩子没有听到,可以给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如果再提供一次警告之后,依旧得不到孩子的相应反应时,大人就需要采取结果的执行力,如罚时出局等,不要用打骂形式。在给予警告时,还要描述孩子可以做到的行为,这样更有可能让理想的行为出现。
 
05、避免体罚

现在有大量关于使用体罚副作用的研究,惩罚不但不能使我们想要看到的行为出现,还可能造成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惩罚不当会造成孩子对惩罚手段的模仿。还有对惩罚程度的忍耐。比如这一次一次就管用了,但是下次打好几次都不管用。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对体罚会上瘾。换句话说,有的家长会反映,好像不骂几句、不打几下就难受。

06、使用奖励系统

使用奖励系统很自然,也很有效,尤其要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奖励可以从物质到活动,并且要注意强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07、提供选择

提供选择和前面提到的灵活性有关。选择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技能,小到对晚餐的选择,比如说是吃玉米还是吃南瓜,穿衣服的搭配,这些都是可以练习孩子做选择的机会。

08、分清责任与自由

虽然有时候对大人来说放手很难,看着孩子挣扎着完成一件事情,恨不得自己帮他完成。但是我们需要通过教和辅助的形式帮助孩子担当生活的责任,这样有一天他才有可能有更好地独立生活。不管是孩子是否有特殊需要,都建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
 
09、鼓励自律

如果遇到失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然后找到可以避免不理想结果出现的行为,或是解决方式,之后再进行练习,这个是最好的方法。这样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以便今后更好地自我管理。
 
10、建立家人间关系

权威的父母对生活富有热情,他们既严格又温暖,会使用我们之前提到的健康关系的基础,用自己的行为来给孩子做榜样,也包括与家人关系的处理,建议家长每天要留出时间与孩子独处,不是学习,不是练习,而是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做一些大人和孩子都喜欢的事情。
 
对家长说的话
在自闭症面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分国籍,不分家庭背景。作为家长,你不是孤独的,你还有老师,还有周围所有家长的支持。
 
大家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要重视,只有你做好了,孩子和家庭才能更好。不是说要放手不去管孩子,而是希望你在忙碌的一天生活中可以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没有人是完美的,包括家长和孩子。你可能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较,但这样的做法会带给你更多的焦虑和困扰。
 
如果在孩子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休息片刻再找出原因,毕竟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作为特殊家长,你很伟大。育儿难做,特殊家长更难,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诉自己做得很棒。
 
在康复道路中,大家听到一个说法是一周40个小时的康复时间,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康复。但是这里面不能忽略的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正向关系,要和孩子享受在一起的时光,而不全是康复的时间。
 
在育儿过程中,家长需要做一些非常困难的决定,这些决定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所以,要学会原谅自己,告诉自己错了也没有问题。
 
希望大家在康复的路上不要丢失自己。特殊儿童家长可能是你身份的一部分,但是不应该是全部,希望大家想一想,作为家长以外,你还有什么样可以描述自己的词汇。
还有一点,不要失去自己的幽默,保持幽默可以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的态度。要保持希望,因为希望可以让我们更加乐观的面对挑战。
 
2
 
你:康复道路上的心得
 
特殊儿童的兄弟姐妹也是一个特别的团体,他们的成长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也需要特殊的关照。
 
01、他们的优点

特殊孩子的兄弟姐妹,他们有很多很好的品质,比如说忍耐、善良和支持,接受差异、同情、乐于助人,对其他人的同情心和洞察力,面对挑战的应对能力,可靠性和忠诚度。这些优点的建立依靠的是家长正确的教导和均衡的关注。
 
02、心理成长的特征

1、他们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应该让着有特殊需要的兄弟姐妹才行;

2、如果有一些事故发生,他们会对特殊兄弟姐妹负全部责任;

3、还有一些认为他们应该是特殊孩子的保镖。
 
有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认为家庭是一个比较沉重的地方,而把学校当作是一个避难所,或是可以放松的地方。
 
特殊孩子的兄弟姐妹认为自己需要完美,不能给父母带来过多的已经很多的生活方面的负担,他们更有可能会埋藏自己真实的情感,感到自己的问题没有那么大,因为有更大的问题来困扰着家庭,他们在心理方面会感到更多的孤单,而且会感觉不被理解,在关注这方面属于匮乏的状态。
 
除了给自己的责任以外,特殊儿童的兄弟姐妹还会经历一些负面的情感经历。例如担心兄弟姐妹的未来和去向,嫉妒他们得到家人的关注,害怕失去他们,渴望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好起来,因为自己兄弟姐妹的不同而感到羞愧,或者因为兄弟姐妹而无法去做的事情,或者不能去的地方感到感慨,或者是在歧视发生以后的愤慨等等。
 
这些经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有改变,但是同样需要家长的关注以及指导,这样才会有正向的结果。具体的指导需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来定,但是忽略不谈带来的结果一定是不理想的。
 
03、出现心理问题的警钟

突然发现孩子在饮食或睡眠方面有很大的变化,经常会有头痛、胃痛这方面的毛病,或孩子突然一下变得非常追求完美,或一下觉得非常绝望,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自尊心下降,或会谈论要伤害自己,或与父母分开的时候有很大的情绪,这些都是警钟。
 
04、教养建议

◆  对家长来说

1、不要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身上,同时也不要因为家中有新的成员而忽略了特殊孩子,需要家长在两者间进行平衡的关注。
 
2、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的理解能力,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讲解,帮助一般的孩子更多地了解特殊需要是怎么回事。
 
3、每周定期地和每一个孩子都有独处的时间,这时可以询问孩子的情感,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解答的地方,根据孩子的需要来提供相应的解答和支持,要用我们的乐观和爱影响每一个孩子。

◆  对兄弟姐妹来说

1、让孩子找到自己可以说话的伙伴或者渠道,或是在网络发表文章。确保给每一个孩子独处的时间,尤其对于一般孩子。
 
2、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鼓励他们想一些可以跟特殊兄弟姐妹一起来做的事情,买冰激凌或者读一本书,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兄弟姐妹能够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3、家长要以身作则,帮助一般的孩子从特殊兄弟姐妹身上学到一些优点,例如耐心、好奇心,还有人与人之间不要比较,或者在出现每一个小的进步时开心地去庆祝。

 
 
3

与特殊孩子一起成长

1、要正确了解自闭症。相信通过持续的、比较好的康复,我们的孩子在今后可以融入社会。
 
2、自闭症康复是一件需要持续做的事情,要选择有科学支持的康复主线。现在科学支持最完备的是通过应用行为分析的途径对自闭症进行康复教育。
 
3、无论孩子是否被诊断,他首先是孩子之后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需要大人的持续指导,都需要大人为他搭建一个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4、要牢记育儿中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尽可能地完成自己的事情,从系扣子穿衣服梳头这样的自理能力到做一些简单的决定。
 
5、家长的职责是做好家长,康复的事情让老师来做,当然家长也需要加入到教学中去,配合老师执行教学计划。
 
6、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负面情绪存在的时候,正面情绪依旧存在,就好像你有两个自己,在一方沮丧的时候,另一方要把它给拉回来。
 
7、乐观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首先,我们可以和有阳光思路的人在一起,要看他的一些思维和他的一些想法,为什么如此阳光。第二,要把感恩作为每天的作业,想一想今天我要感恩什么。第三,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开心点,不管是一个零食或是兴趣爱好。
 
自闭症把本来已经很复杂的育儿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在拥有科学支持,加上自己越战越猛的劲头下,我们都会拥有美好的明天,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快乐地与孩子共同成长。

加入收藏
Tag: 家长 特殊儿童
上一篇:孩子确诊自闭症,伤心不如这样做!
下一篇:消除“感情鸿沟”的亲子交流法则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一点感想
  • 我有一个“星星的孩子”
  • 如何矫正儿童的孤独症
  • 给同是自闭儿母亲的你
  • 我爱我儿
  • 读书心得报告
  • 学生与学校该谁适应谁,孤独症孩子上学难
  • 给自己一个允许-容许自己不快乐
  • 儿童发育异常情况
  • 夫妻争吵勿忘孩子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