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向士鸿妈妈致敬

作者: 更新时间:2006-12-2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文/陈秀凤

 
  士鸿妈妈是我认识这么多家长中,最积极、最认真的妈妈,而且从孩子小时候到长大都是如此。早期士鸿给人的感觉是超级的过动儿,每次见他总看他竖起头发、整身湿漉漉的,一刻都没停过。要想让他停一下,只有他喜欢吃的东西能发挥一点功力,因此他从小便依医师处方,服用过动的药物。

  小一开始每节下课,妈妈都会出现在走廊上盯着他看,上课钟响了,他会因玩得忘我而不进教室,妈妈得上前催赶他「上课了!」妈妈从不干涉老师教学,只是尽力的协助老师不让刚入学的「小野马」造成老师的困扰。就这样日复一日,孩子慢慢知道上课要进教室,下课才可出来玩。士鸿妈妈也较放心的利用他上课的时间加入学校义工的工作,而下课仍会注意孩子的动向。

  回到家她非常努力的盯着孩子复习功课,坚持孩子该学好阶段性的课程。士鸿刚开始会试探、耍脾气、不愿配合,但最后他发现妈妈比他更坚持时,唯有选择屈服对他才有好处。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是士鸿妈妈一直以来辛苦带孩子的信念。从小学、国中到现在的高职,妈妈除了他睡觉后自己才能放松外,一路上陪孩子一起研究、讨论功课,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最难能可贵,也是我望尘莫及的(因为我只能跟儿子到国中就投降了)。看!她从起初坚持到现在,终于有丰硕的成果,无论是写日记、背英文单字、打计算机、熟记无虾米输入法等,在她们母子的努力下,往往让同学刮目相看,拿到好成绩。

  所有教过士鸿的老师都非常敬佩妈妈的苦心,为人纯朴的她,愿意为孩子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一步一脚印的陪他,从来不喊一声累,也不苛求老师一定得善待自己的孩子,反而是尽力教好他,免得成为社会的负担。老师及学校看到她的用心,不由自主的更愿意主动的去关心、教导士鸿。

  我常常在想,如果士鸿不是遇到这样的妈妈,他可能是学校最头痛的人物。现在能在升学督导最严厉的私立高职就读,未来还有很大期望的士鸿,不改以往笑嘻嘻的脸及大嗓门,直嚷着:「我还要读大学!」这就是我们孩子的希望。对我们的宝贝不要轻言放弃,相信唯有「坚持」,你也可以像士鸿妈妈一样,看到美好的成果!

(作者为「台北县自闭症潜能发展中心」主任。本文取材自《走出孤独——成功辅导自闭儿》一书,感谢一家亲文化慨允转载。)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回首来时路:一个自闭儿母亲的心路历程
下一篇:让我欢喜、让我爱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培养孩子注意力六大金律
  • 假日带宝宝出游完全手册
  • 正面思考的威力
  • 亚斯伯格症患者父母的一封信
  • brightcloud88个人记事(6)抱着地球转
  • 为何要亲自教?
  • 孩子找伴儿拿玩具当“替身?
  • 从「融合教育」谈亲师合作(下)
  • 为了明天,共同努力(二)
  • 母亲为儿子成为"孤独症"教师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