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士鸿妈妈致敬
文/陈秀凤
士鸿妈妈是我认识这么多家长中,最积极、最认真的妈妈,而且从孩子小时候到长大都是如此。早期士鸿给人的感觉是超级的过动儿,每次见他总看他竖起头发、整身湿漉漉的,一刻都没停过。要想让他停一下,只有他喜欢吃的东西能发挥一点功力,因此他从小便依医师处方,服用过动的药物。
小一开始每节下课,妈妈都会出现在走廊上盯着他看,上课钟响了,他会因玩得忘我而不进教室,妈妈得上前催赶他「上课了!」妈妈从不干涉老师教学,只是尽力的协助老师不让刚入学的「小野马」造成老师的困扰。就这样日复一日,孩子慢慢知道上课要进教室,下课才可出来玩。士鸿妈妈也较放心的利用他上课的时间加入学校义工的工作,而下课仍会注意孩子的动向。
回到家她非常努力的盯着孩子复习功课,坚持孩子该学好阶段性的课程。士鸿刚开始会试探、耍脾气、不愿配合,但最后他发现妈妈比他更坚持时,唯有选择屈服对他才有好处。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是士鸿妈妈一直以来辛苦带孩子的信念。从小学、国中到现在的高职,妈妈除了他睡觉后自己才能放松外,一路上陪孩子一起研究、讨论功课,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最难能可贵,也是我望尘莫及的(因为我只能跟儿子到国中就投降了)。看!她从起初坚持到现在,终于有丰硕的成果,无论是写日记、背英文单字、打计算机、熟记无虾米输入法等,在她们母子的努力下,往往让同学刮目相看,拿到好成绩。
所有教过士鸿的老师都非常敬佩妈妈的苦心,为人纯朴的她,愿意为孩子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一步一脚印的陪他,从来不喊一声累,也不苛求老师一定得善待自己的孩子,反而是尽力教好他,免得成为社会的负担。老师及学校看到她的用心,不由自主的更愿意主动的去关心、教导士鸿。
我常常在想,如果士鸿不是遇到这样的妈妈,他可能是学校最头痛的人物。现在能在升学督导最严厉的私立高职就读,未来还有很大期望的士鸿,不改以往笑嘻嘻的脸及大嗓门,直嚷着:「我还要读大学!」这就是我们孩子的希望。对我们的宝贝不要轻言放弃,相信唯有「坚持」,你也可以像士鸿妈妈一样,看到美好的成果!
(作者为「台北县自闭症潜能发展中心」主任。本文取材自《走出孤独——成功辅导自闭儿》一书,感谢一家亲文化慨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