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康复 > 情绪与行为

行为的功能分析

作者: 更新时间:2007-10-1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行为的功能分析通常意义上来讲,是指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问题行为理解上比较容易,但要下一个操作上的定义却非易事。在儿童精神病学领域,或者在孤独症干预领域,问题行为指的是那些影响到自身发展、家庭生活、以及患者人际关系的非社会预期性的行为。常见的问题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攻击行为: 击打,掐拧,扯头发,撞头,抓扯,咬人,踢踹,推拉,吐唾沫,把物体砸向某人或者任何武力性的身体接触
自伤行为: 指向自己的任何武力性的身体接触,比如通过击打,捶,咬,挖,扯头发,掐拧皮肤,扣眼睛,撞头或使用物体伤害自己
破坏行为:  从事毁坏财物,砸向硬物,跳起,蹦跳,站在家具上,尖叫,扔东西,踢,拉物体,脱衣服或漫骂
逃跑行为:  跳离座位,走或跑开房间
自我刺激:  重复性的语言或身体反应: 摇摆, 扑翼样拍打手或胳膊, 凝视, 搓手, 玩涎液, 手淫, 吮吸物体, 异食僻, 或重复性呻吟或尖叫
行为的功能分析就是通过对行为发生背景以及行为结果的调查分析,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出现该行为?”。行为的功能分析可以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信息,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何时出现,以怎样的频度出现,,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时出现)以及行为的功能(行为之后的结果)。
行为是主观随意的还是有规律呈现的?这个问题是行为主义哲学需要回答的,关乎行为分析的可能性以及可行性的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涉及两个含义:一是哲学信仰的层面,一是实践举证的层面。首先,行为主义者坚信:任何行为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预期的或非预期的,都是环境变量影响的结果,受环境所控制(反射性行为受行为之前的环境变量控制;操作性行为既受行为之前的环境变量又受行为之后的环境变量所控制。其次,从实践层面上,问题行为确实是可以分析与改变的,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理解特定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可以无穷举证。对于问题行为我们应当持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除了上面的基本态度以外,下面英文中的阐述也可以给我们以同样的启示:Behavioral difficulties do not come out of the clear blue sky?!!(无风不起浪)There is ALWAYS a reason, even though sometimes it is hard to tell what that is. It will pay off for you to try and figure it out!!!(事情总有起因,尽管有时它难以找到。但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所得)。
问题行为如前所述粼粼种种,表现不一。但它们的基本功能不外以下几类,(1)社会性正强化:由他人中介的社会性正强化的结果在目标行为出现后给予。可能包括:注意,获得活动的机会,或从他人那里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玩具,物品,食物)。(2)社会性负强化:当目标行为出现后,他人就终止令行为者感到厌恶的交往,任务,或活动。诸如逃避或者回避某项任务,情境等等。(3)自动正强化:强化的结果不是由他人中介获得,而是行为本身的自动结果。当行为本身自动产生一个强化的结果,该行为被认为由自动正强化的机制维持。例如,孤独症患儿的某些感觉刺激行为。水与食物。(4)自动负强化:目标行为自动终止或减弱厌恶性刺激从而强化了目标行为。
行为功能分析的常用术语:(1)问题行为:对构成问题的行为的客观描述;(2)行为前因:对问题行为之前环境因素的客观描述,包括客观物理环境和其他人的行为;(3)替代行为:有关预期性行为的信息,患者能够做到而且可以被强化从而竞争问题行为的行为。(4)动机变量:所有影响强化物或惩罚物效能的环境变量;(5)潜在强化物:有关环境事件的信息,该事件可以作为强化物或用于治疗计划中,它可以是客观环境中的物理刺激,也可以是环境中他人的行为;(6)既往干预:过去用过的针对问题行为的干预方法以及效果。
行为功能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三种,间接方法,直接观察法,以及试验验证法。下面将一一介绍:
1.间接方法:通过对知情人的访谈或问卷调查来了解特定问题行为发生的背景、结果,从而了解问题行为功能的一种方法。访谈或问卷要求信息提供者回忆受试者在最近两周以来的一贯的行为表现,并限定该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与背景进行描述性回忆,涉及但不限于以下问题:
关于行为背景的
1:该问题行为通常何时出现?
2:该问题行为通常在哪里出现?
3:当行为发生时谁在现场?
4:在行为发生之前有什么事情或活动发生?
5:紧跟行为之前别的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
6:在该行为出现之前他在做别的事情吗?
7:何时,何地,与谁在一起,什么样的环境下他的问题行为最少?
关于行为结果的
1:行为出现后发生了什么?
2:当行为出现时您做了什么?
3:当行为出现时,其他人都做了什么?
4:行为出现后有什么变化?
5:问题行为后孩子得到了什么?
6:问题行为后孩子逃避或避免了什么?
间接的行为功能分析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它比较容易操作,而且节省时间;它的缺点也是相伴相生的,那就是信息提供者只能依靠回忆来回答问题,因此难以回避遗忘的因素或主观偏倚。为了尽可能克服这些缺点,要求信息提供者务必客观描述环境事件,不做推理或解释。
2.直接方法:观察者通过直接观察与记录受试者的行为而获得相关行为发生背景与结果的信息,从而达到理解该行为前因后果的方法。观察者对受试者行为的观察可以发生在受试者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始环境(比如,受试者的家里或者学校里等等),也可以发生在其他自然情境里(比如诊室或训练、评估场所)。根据观察与记录手段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描述法,列表法与间期记录法三种。直接观察法相对于间接方法,其优势的地方恰恰弥补了间接方法不足的地方,那就是直接观察法收集的有关行为的信息均是在行为发生的当时收集的,避免了回忆的偏倚,也最大可能的降低了主观判断的偏倚。如果结合间接评估方法,结果将更为准确。这种方法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费时费力;第二是不能直接显示行为与结果的功能联系。
3.试验操作:通过操纵问题行为的背景与结果而观察这些操纵变量对行为的影响。具体操作与背景和结果的控制如下:
 

情境分析

 

前因(背景)

 

结果

 

游戏情境

 

 

注意情境

 

 

 

逃避情境

 

 

 

实物情境

 

 

 

 

 

自我刺激

 

 
 

丰富的游戏环境;

任意选择游戏玩耍     

 

喜欢的玩具,告诉

他自己玩,老师要

忙自己的事情         

 

给予一定量的任务

或作业要求他完成

 

 

给他喜欢的实物(吃的,喝的或玩的)消费或玩15秒钟,然后说,“好,老师现在要收回, 你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独处或相对独处的环境

环境设置单一

 
 

NCR的社会互动

 

 

目标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注意“老师忙着呢,不要打扰”或“不要……”

 

 

对依从性行为给予社会性的认可与鼓励

出现目标行为时立即说“好,你可以不做”或“好,你可以休息一下”

 

目标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被收回的实物,并说“好,你可以得它”

 
 
 
 

没有针对目标行为的社会性结果

 

 
 

上述试验操作一般每天进行1到2次,每次时间大概为一个小时,每一个情境分配的时间为10到15分钟。操作中记录每一次情境中目标行为出现的频次。如果记录的结果显示在某一个情境中问题行为出现的几率最高,则提示该情境即为目标行为的功能。比如,我们看到的结果为下表表示,那么,该问题行为的功能为寻求注意。

游戏情境
注意情境
逃避情境
实物情境
自我刺激情境
0
20
3
2
1
 
加入收藏
Tag: 行为 分析
上一篇:行为训练的意义
下一篇:分析发脾气而引起的问题行为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焦虑与恐惧
  • 孤独症儿童行为矫正的原则
  • 案例分析:如何应对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要求
  • 如何快速有效的纠正自闭症儿童的破坏性行为?
  • 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纠正原则
  • 七种行为改变技术
  • 为星儿搭建安全的“心理桥梁”
  • 案例分析:如何处理孩子哭闹行为?
  • 治疗儿童心理病症 “狗医生”作用积极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