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定义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自闭症儿童在浮现及早期语言阶段(emerging and early language level)的主要口语表达方式,意指由可区辨的语词所组成的口语,但却违背传统社会接受的语言沟通惯例(Prizant et al., 1997)。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主要是描述有社会沟通问题的人其沟通模式,其中又以自闭症者的相关研究提及较多,如Kanner对于隐喻式语言的探讨(Prizant & Rydell, 1993)。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会被视为异常口语行为(challenging verbal behavior)有下列几点原因,包括:无法在互动谈话中提供必要的讯息、口语内容和会话上下文没有关系、在沟通互动方面表达困难及口语表达的效果是负面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虽然也会出现前述的异常现象,但和异常口语行为却不尽相同。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而言,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在某些互动情境下是异常的,但在某些情境下却又是合理的,其原因为理解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决定于1.个案表达的字汇与他人界定的意义是否相似;2.口语表达和会话内容上下文的关系;3.口语表达是否具沟通意图;4.会话者对其表达模式的熟悉度;5.会话者对其响应的态度(Priant & Rydell, 1993)等条件。因此,了解非惯例性口语行为,首先考虑的是其违背社会惯用语法的程度,其次才是其口语异常的现象。
一般人认为理解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很困难的,其实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种连续性、层次性的行为,包括有:1.非符合惯例的语言形式,不具沟通目的;2.具沟通意图,但有些违反社会惯例的语言用法,为少数人所了解;3.具有清楚的沟通意图也大致符合社会惯例的语言用法,为多数人所了解等三种层级。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非惯例性口语行为虽然对其和他人成功的沟通是项重要能力,但当它和对话情境越无关时,沟通成功的机会将越降低(Prizant et al.,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