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训练孤独症孩子的表达能力?
语言障碍往往是孤独症孩子的核心障碍之一,因此,对于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一直是家长和老师非常重视的环节。
而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则必须从对表达要求的训练开始。这是因为,表达要求的语言能够直接满足孩子的需要,从而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动力。正常儿童的第一个“语言”是哭,往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要求。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但他们也会饥渴,也需要外界的关心,在不舒服的时候也有要求将之祛除。这就为表达要求的训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此目的,教师必须掌握的几个重要的训练方法是:选择合适的语言开始训练,确立教者与孩子的良好关系,恰当地使用前件和后果来帮助学习,设计和利用激发性操作的条件,系统地撤消以前给予的辅助和创造一个有利语言学习的环境。
为了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老师要特别注意选择恰当的表达要求的语言来开始训练。为了确定恰当的语言加以训练,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所选择的语言必须是有关孩子想要而教者能够控制给予的东西,如食物玩具等等。第二,这些语言最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业已熟悉了的。第三,对于有些尚不能说话但能用手势来表达的孩子,教者最好选择训练形象化的表达要求的“语言”。例如,教者可以教孩子作出把东西放到嘴里的手势来表达“吃”的意思。第四,对于可能用语言表达要求的孩子,教者要在孩子的现有基础上选择容易的语言来开始训练。第五,为了保持孩子的学习动力,教者所选择的语言应该代表不同范畴的需要,如玩具、食品和活动等等。
确立老师与孩子的良好关系是任何有效的教育训练的前提。如果一个孤独症儿童在尚处于初学者的阶段,则老师与孩子的良好关系更为重要。对于自闭症孩子进行语言训练的第一个任务,是要让孩子走向老师,而不是使孩子看到老师就躲得远远的。否则的话,孩子就不会有动力来学习语言。为此,老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对此的了解,当然是越全面越好。其次,教者对孩子最好不要“夺其所爱”,不要随便打断孩子所喜欢的活动。训练最好是与孩子的活动结合起来,或在孩子因为没有事做而感到厌倦的时候来进行;第三,要让孩子逐渐明白,只有通过老师才可以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而且只有做了老师所要求的事情或动作,他才可以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第四,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是由易而难,一开始老师千万不可以要求过多。必要时教者还要给孩子大量的辅助,以帮助孩子完成要求的动作而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