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语言刺激 激发言语兴趣
智力落后儿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的发展很缓慢,他们不能及早地正确理解别人所说的含义,或者是摸棱两可,或者是断章取义;同时对语法结构掌握很差,只能讲些简单句、情景性的句子,句子结构极不完善,他们的语言离开了具体的情景,其意义就无法确定,无法理解。造成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思维缺陷的影响,思维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语言的缺陷又反映在思维中,影响思维质量。
2.语言缺陷与弱智儿童知觉、动作、肌肉运动等方面缺陷有关。弱智儿童肌肉动作差、发音的感觉正误判定、发音实践、练习有问题,容易造成弱智儿童的语言缺陷。
3.环境对弱智儿童语言有较大影响。弱智儿童生活面较窄狭,人际交往特别是与正常儿童的交往有限,影响着他们语言发展;学习、生活环境语言刺激不够;成人对弱智儿童语言的发展不关心、不创设机会与之交流、不耐心教导其发音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言语表达;不恰当的嘲笑和压制,更会使智力落后儿童产生挫折感,从而厌恶、逃避、惧怕说话,阻碍着他们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语言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要用语言来表现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障碍,防碍着他们的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性,我提供各种语言刺激来培养学生的对语言的兴趣,帮助他们接近或达到与其智力水平相当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我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
一.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弱智儿童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说话,引导学生愿意说、会说、能说,如上学习餐具和学做家务时,带学生来到“可爱的家”主题教室,通过实地环境,给学生提供常见物品的语言刺激,这种训练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就能在学中说、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给儿童提供适当的语言刺激和反馈。
在这做法中,教师要尽可能多时间和机会跟弱智儿童说话,在互相听、说过程中,并要不时伴随点头、微笑、表扬、鼓励等反馈信息,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法的正误。平时我作得较多的游戏是“无线传话”,即让学生围成圆圈(我参与其中),先由我向身边的学生说一句话(字、词),如:站、吃饭、去公园、放学回家等,请他将句子传给身旁的同学,直到最后一位,然后请他说出传递来的话。由于我班学生语言障碍较严重,所以在传递过程中,我尽可能选择学生经常遇到的单字词。这种活动的经常性运用,训练了学生的听、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能力。对 弱智儿童的教育,最强调的就是要直观形象,在采用香港语文套件的过程中,我每上一节课都会结合实物和图片,同时更据学生的能力编写了图文结合的校本教材。如上实物与图片的配对(找朋友)、拼图等,学生的兴致都很高,理解得也较好,在过程中也乐意开口说话
三.培养弱智儿童在交往中学习语言。
人类语言是在沟通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其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要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想用言语来交往的动机,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如:学生想吃糖、喝水时,引导鼓励他先说吃糖等词,提供和运用语言刺激,然后再予以实现其目的,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跟着老师说,逐渐教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进行交往。
四.“个别训练”和“一帮一训练”有机结合。
在一个班级中会存在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可采取个别训练和一帮一训练,这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语言矫正,发音正确、发展语言,同时在一帮一相互的交往中,有利于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
培养弱智儿童的言语能力,当然还有许多效果不错的方法,如训练方法多样化、语言训练与日常生活互相联系、变换方式、复合、修改等方法,只要针对弱智儿童的特性和实际能力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