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在说话─谈幼儿的语言发展(三)
第三阶段:语言精熟度
四岁以后的孩子其语言精熟度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在习得基本口语能力后,就会学习把句型说得复杂些、语汇也用得较难、会学习成语、俚语,会建立幽默感,学习把话说得婉转好听,学习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对不同的人说法也会不同,这就是语言精熟度的重要。所以,即使到了成人,我们也都还在建立语言精熟度。语言精熟度包括:
一、说话清晰度──由于语言越臻成熟,孩子的口语清晰度会明显增加,多数满四足岁的幼儿,除了卷舌音不够标准外,大多数的语音都可以清晰。
二、说话的流利度──即说话的流畅性,不会结结巴巴,不会常常中断。
三、内容的完整性──随着语言的发展成熟,孩子说话的内容不致情节跳脱、不知所云,不会从白雪公主,说到小红帽,最后讲三只小猪,让人不知道孩子在说哪一个故事。
四、语言的复杂度──较小的孩子说话都是平铺直述的。如会说「哥哥好坏,不给我玩」,当语言的复杂度增加后,我们会用「哥哥小器」、「哥哥吝啬」、「哥哥是铁公鸡」、「哥哥抠巴」等来形容相同一件事。这些复杂语词或成语使用,都属于复杂度的增加。虽然语言精熟度是在孩子四岁后开始发展,但这也是我们可以持续建立的能力,例如:演说训练、辩论、口才训练等等,也可以说是语言精熟度的学习的一种方式。
§许多的研究发现,孩子学习走路大约在二岁完成,但是要发展较成熟的语言能力,至少要花七年的时间,由此可知语言发展的重要及语言学习的复杂程度。
近年来由于社会变迁,双薪家庭的增加,孩子多由褓姆或爷爷奶奶照顾。再加上生活步调的加快以及大人的忙碌,使孩子在玩电动玩具、看电视上花很多时间;所以,孩子和大人的互动减少了,说话机会变少了;或许各种信息的发达,使孩子的认知能力进步,但孩子的沟通能力却并不明显进步,这是非常可惜的。父母或照顾者,应该利用生活上的事件,来增加孩子的语言能力及说话、沟通的经验。在沟通当中,孩子必须学习延缓等待、倾听,并且学习听懂话中的意思,然后用正确的语言符号响应别人的问话。沟通过程中,说话者可以成为听话者,听话者也可以成为说话者,是一种不断的循环,必须有延缓等待和轮流,要能解读说话者的意思,更要了解沟通时的非语言线索及情境,这些能力,绝对无法靠图片、听录音带,或要求孩子跟着大人念,而可以学会。幼儿的语言学习及沟通能力建立,必需在各种情境当中来学习发展的。
因此,身为孩子的父母或老师,您是否可以关掉电视,停下手边的工作,利用几分钟和孩子互动。借着和孩子说说话,增加孩子轮流、延缓等待,以及口语的能力。在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是否能走慢一点,带孩子看看周遭路上的事事物物…..,这些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将成为孩子语言中重要的内容,增加孩子说话的丰富性。我们更期望老师的教学中,不止是搬出许许多多的教具,让孩子在一旁安静地操作,也绝不是只有听听故事、唱唱儿歌或是认一张张的图卡而已;而是利用情境和机会,增加孩子在情境中与人互动的机会来学习与建立语言能力。所以父母与老师们,不妨放慢您脚步,不要只是不断把知识灌输给孩子,而是停下来和孩子说说话,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那么将是一场有沟又有通的语言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