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育自闭儿童
儿童自闭症,也常被称为“儿童孤独症”,它被确认为一种全面发育性障碍。其必须同时具有三个特征:⑴相互的社会交往障碍;⑵语言和非语言性的沟通障碍;⑶活动兴趣、范围有显著的局限性,对环境反应奇异,一般在婴幼儿期发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儿童与人难以亲近,有刻板重复的言语动作,不愿注视别人,莫名其妙地哭或笑,对微小的环境变化不能适应……凡有种种外现行为的儿童,多是自闭儿。
自闭儿的问题多出现在语言交往、情感等方面,他们的机械记忆力、数字计算、数学推理等方面常有良好表现,与其智商不符,个别的还有特异功能,这种能力发展不均衡是他们的显著特点。
对自闭儿进行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自闭儿身心发展特点及一些教育规律。
一、重视个别施教,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自闭儿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就是与人不亲近,普遍缺乏情感反应,对人和事都比较冷漠。正如陶国泰教授所指出的:“仿佛有壳子(把他)包到里面去了,要用温暖去冲破冰冷的外壳。”
一般当这些儿童入学时,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班里或叫或笑,不服从教师指令,有的甚至不让碰一下,只顾自己玩自己的。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其接受口头指令,可以用手势来进行初步的交往,或选用特别的方法,如用两块积木敲击来引起注意,然后再用手做指令,渐渐接近。如果抱他或抚摩头、脸不引起反抗,再提进一步要求。刚开始需进行个别教育,让他懂得教师是关心爱护他的,并明白教师的指令。在师生能够交流以后,进行初步的日常常规训练,也可以帮他找一个小伙伴,逐步培养他们间的正常情感,促使其慢慢适应学习生活。这是自闭儿进行教育和补偿的前提,只有当他们能接受教师和班级整体环境了,真正的教育才开始。
二、从感知动作训练入手,同时加强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感知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营造好这个门户对每个人的发展都起重要的铺垫作用。通过实践发现,训练内容从感知动作入手是符合自闭儿发展需要的。自闭儿多擅于玩弄积木、皮球等小物件,对颜色感知相对较好,感知速度基本正常或稍慢,精细运动有较好发展,但运动平衡能力很差(有的是小脑半球隐部发育不良所致),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差,有些智能底的整体感知发展明显迟缓。这样我们的突破口也证明,用“感觉统和法”训练他们已初有成效。从儿童实际出发,利用积木、串球(珠)、插件玩具及体育器械来训练,可以补偿他们的感知动作缺陷,更重要的是间接地改善了其大脑皮层的某些功能,经过训练,多动和注意力涣散都有所减轻。
三、重视能力发展内部的差异,把握时机发展交往能力
我们教育他们的目的不在于能默写多少词,算多少道题上,而在于培养他们能基本独立应付外部环境,提高其社会参与率,其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展交往力。虽然其自身缺陷阻碍了交往力的发展,但实践证明,只要把握时机,创造情境,就可以有所补偿。有些儿童由于逃避视觉接触,有些因缺乏应答策略而失去了交往机会。比如教师问:“这是谁的本?”自闭症儿童不明白“谁的”是什么含义,所以不理会,或者根本未看见教师在干什么。这时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这是你的本吗?”并把本拿到他眼前,他们就能够明确回答了。课后再教他怎么回答“谁的东西”的问句。当他想获得某种奖励,或想得到某种东西时,应要求他“看着教师或父母”,这是促使其目光接触的一种方法,也是交往中所必须的。如果他采取放弃式,就不能给他,而要通过“诱惑”,最终使他能正视对方。只要我们不轻易断言他们天生在交往方面有缺陷,而从“我们需要找到与之沟通的方式”这一角度出发,这样的思想则会把我们带到更光明的前景中去。
#p#分页标题#e# 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发展广泛兴趣
自闭儿童的自我防卫意识很差,常受其他攻击性较强的儿童欺负,或在不经意的时候伤害了他人,有的还有自伤行为。这其中情况复杂,教师一方面要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教给他一定的防卫策略。比如训练他遇到有人打时,就往老师或家长身边跑,或者发出响声使他人注意;教给他在公众场合不许说脏话,安静场合不许大声说话等。这些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适应能力的训练,是他们顺利学习的保障。
要顺利学习还必须对学习活动有兴趣,在这方面自闭儿表现奇特。比如有的儿童对画画感兴趣,不让画就叫喊,甚至自伤;有的对玩橡皮泥感兴趣,捏出的动物栩栩如生,但只要捏起来,几个小时不干别的……这种“迷恋”不是正常的兴趣表现,属病态性的,我们要矫正这方面的行为,一方面采取一些行为矫正方法,另一方面就要从正面培养其广泛兴趣。比如分散其注意力,用更好的玩具吸引以后并不给他,而是带他出去跑步、与大家一起游戏,淡化其“迷恋”程度,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使其接受更丰富的环境刺激,并反复实践。
五、通过个别心理治疗,培养自闭儿的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
自闭儿童情绪易波动、反复性强,常常在情感需要及愿望得不到满足或遇到严重的困难不能克服时,就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暴躁之类的情绪障碍,从而导致病态的行为模式,如:尖叫、怒斥、打骂等行为。对于自闭儿的情感和行为障碍,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加以矫正,也可以借助于心理疗法进行治疗。
自闭儿同样有分辨真、善、美的能力,有力求上进的愿望。教师通过一对一地与他们谈心,使他们通过“感知、明理、导行”的教育过程,去“知道一件什么事”、“明了一个道理”或分辨出“一项是非”,让他们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应遵守班级的约束,懂得应当怎样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此外,教师还可以有意多设计一些困难、挫折,让自闭儿明辨是非,提高自觉性,正确地控制情绪。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个别心理治疗”,引导学生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就能使其养成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针对自闭儿童特点,进行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
对自闭儿童进行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不仅能增强其自理自立、自强自信的意志,而且,还会使其激发情感和动力,更好地去掌握文化知识及各项技能和专长,促进自闭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总之,自闭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细致、繁重的工作,只要我们把握住他们的身心特点来因材施教,只要我们特教工作者锲而不舍,播种总会有收获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朵小花会散发出沁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