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世界首批患人类“精神病”老鼠诞生

作者: 更新时间:2007-07-3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新闻晨报7月30日报道  美国科学家日前对一批老鼠进行了基因改造,并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批患有人类“疯病”的转基因老鼠。这种做法再次引发了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议。

  据报道,研究者向一批老鼠卵细胞中植入了一种“疯病基因”,这种基因与人类身上一种高致病率的突变基因相似,据说最早是在苏格兰一个有精神病史的家族中发现的。这些经过改造的卵子经过人工受精后形成了可成活的胚胎。而当这批小老鼠降生,它们的大脑中出现了与人类精神病人类似的活动,时而抑郁消沉,时而紧张好动、活跃过度。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病学专家喜田孝俊(音译)。他表示:“这种基因变异老鼠为进一步了解精神类疾病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比如精神分裂症或神经错乱等。”

  据统计,全球精神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一般成长到10岁至20岁以后开始发病,其明显症状是经常出现幻觉,思考判断能力低下。迄今开发的各种药物几乎都有副作用。研究人员认为,培育出具有精神病人症状的实验鼠,将有助于通过大量动物实验,查明精神病发病原理,从而开发出能根治这种病症的新药物或开发基因疗法。

  2002年,法国研究人员通过抽取老鼠多肽稳定蛋白的方法制造出了一批行为奇怪的老鼠,它们特别好动、焦虑、不合群,雌性老鼠还失去母性。2003年,日本新潟大学那波宏之教授通过给实验鼠大量注入促使神经生长的“EGF”蛋白,也培育出了具有精神病人症状的病鼠,它们患上了不愿与其它正常老鼠交往的自闭症。

  不过,这种培育“疯老鼠”的做法也招来动物权利保护人士的强烈批评。他们认为,这种研究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所制造的老鼠生来就注定遭受精神病的折磨,而且用啮齿类动物来研究人类疾病在医学上也不可靠。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少年见人就打被锁11年
下一篇:小海豚让自闭儿主动说话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十大杰出母亲”候选人齐亮相
  • 7岁拼图王确诊为孤独症 家有孤僻怪才请尽快就诊
  • 兴趣狭窄刻板怪异 全国约50万小儿患自闭症
  • 兰州:全国重度污染城市之一 40%儿童血铅超标
  • 孩子好动可能患有“城市儿童孤独症”
  • 3000万青少年被“压”出心病
  • 儿童多动症影响终生
  • 高考后的心理调适 专家建议保持平常心多活动
  • 深圳将首次发表儿童发展状况白皮书
  • 常州市0-6岁残疾儿童的调查与思考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