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少年也识愁滋味 判断儿童孤独症的11个标准

作者: 更新时间:2007-11-06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与成人一样,现在孩子的心病也越来越多。其中,抑郁症和孤独症是比较常见的两种病症,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抑郁和孤独症不容忽视

  目前,青少年抑郁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的疾病之一。在美国,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达到了5%—10%;据香港医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与前年相比,今年青少年情绪性心理障碍的人数已升高了六成;10月12日,日本北海道大学儿童精神医学副教授传田健三在日本精神科诊断学会上称,1.5%的中小学生患有忧郁症,而中学生则有4.1%患有忧郁症。而我国虽然没有对外公布的权威数字,但在心理学业内却形成了一种共识,随着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复杂化,各种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孩子正遭受着抑郁的折磨。

  此外,另一种心病———孤独症在少年儿童的精神障碍疾病中也占有很大比例。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孤独症的发病率很高。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2006年全国性调查显示,平均175个儿童中就有1名孤独症患者,换言之,该国至少有30万孤独症患儿。我国也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少年儿童的人数为3亿多,按照孤独症的发病率推算,当时我国就已有40万—50万的孤独症患儿。

  抑郁表现多种多样

  “青青(化名)干什么事都没点精气神。”一位母亲说,孩子天天都闷闷不乐。其实,这是青少年抑郁的典型症状,其核心就是情绪低落,对事事都丧失了兴趣。

  还有一种孩子也很常见,小慧(化名)就是其中代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动不动就哭。”小慧说,她“越想越觉得活着没意思,真想吃安眠药一了百了。”产生轻生的念头,在青少年抑郁中属于较严重的情况,如不及时治疗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对自我的“负性认知”也是抑郁主要表现,如孩子觉得自己长得胖、矮,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常感到无望、无助。

  除了情绪外,一些生理症状也是抑郁的表现。据路透社报道,最新研究发现,184名患有情绪障碍的孩子中,57%有过敏史,如哮喘、湿疹,67%因为抑郁等情绪障碍导致过敏。

  判断孤独症11大标准

  对孤独症的判断有了更明确的标准,据美国媒体10月29日报道,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三、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四、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五、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八、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九、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十、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十一、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

  在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该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问卷调查显示,有一成中小学生处于抑郁状态。研究人员选取了北海道千岁市的616名小学生和122名初一学生,结果发现,31人患有轻度的抑郁症和躁郁症。日本一位儿童教育学专家指出,生活节奏紧张,无处撒欢游戏的儿童正遭受着抑郁的侵袭。

  和日本一样,我国的孩子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与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学习任务重,孩子们放学后除了要做学校的作业,还要做很多课外题。其次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缺乏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一旦遇到人际麻烦,就不知如何处理,这会令其走入抑郁的死胡同。最后孩子缺乏宣泄压力的途径。孩子户外活动越来越少,而运动和游戏恰恰是宣泄压力的好方式。于是,压力不能及时排出也会造成抑郁。

  在日本政府和教育机构的调查问卷中,研究者发现,不肯上学的孩子却没人抑郁或躁郁。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反对孩子上学,但从中我们却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想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

  这也提醒老师、父母不要总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定孩子。在学校,老师要放弃“唯成绩论”的想法,尽量让孩子在课堂上提高效率,不要把负担追加到课余时间。在家中,父母不要给孩子报一堆学习班,最好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然后就让他们多到户外玩耍,多结交朋友。

  相比之下,孤独症的诱因就没有那么明确了。目前研究表明,遗传、器质性病变、患儿在母亲孕早期大脑受损都有可能导致孤独症,但是却没有一个定论。这就使孤独症的治疗变得困难,很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没有收到良好的疗效。

  此外,焦虑、恐惧等也是常见的心病。这就提醒家长不能对子女情绪的变化掉以轻心,发现情绪异常要及时疏导,或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加入收藏
Tag: 标准 判断 儿童
上一篇:一个孤独症“神童”的命运悲情
下一篇:自闭症早发现及早干预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大家帮孤独症孩子一把 共游海底世界开启心灵之门
  • 二炮总医院新法治疗小儿脑瘫
  • 中美专家在晋江研讨儿童孤独症
  • 名报撷英:美国《纽约时报》
  • 儿童心理问题暴露家庭教育方式危机
  • 和孤独症孩子的约会
  • 中国人大脑有独特的语言区
  • 家长苦恼:“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 小小婴儿也有成人情感 易害羞具同情怕挫折
  • 警惕考后“自闭症”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