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研究进展

协作研究何其难

作者:沈铭贤 更新时间:2008-02-1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最近,上海《文汇报》及时详尽地报道了美国医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发现16号染色体的短臂11区2带微小异常(缺失或重复)与自闭症密切相关。这一成果在国际权威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得到科学界的高度评价。这是因为,自闭症或孤独症是婴幼儿较常见且发病率上升的疾病。这种病病因不清,无明确有效的诊断方法,一般要到8岁左右才能诊断,此时已丧失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机会,会带来终生的痛苦。现在好了,新发现有利于自闭症的及早诊断和防治,给自闭症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福音。

   这一发现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是大协作的产物和最新范例。该研究以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儿童医院为主体,并联合了哈佛大学所在地波士顿地区14个大学,研究所和医院组成自闭症研究协作组,同时又与霍普金斯大学、冰岛deCODE研究所等协作。论文发表时,署名作者多达23人,还有数十个团体作者。正由于大协作,该研究样本多,患者和家属近4000人,对照组更高达20000多名。而且,3个团队应用不同的技术平台,独立进行病例分析,却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就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信度高,说服力强。

   读了相关报道,感慨系之,不吐不快。协作研究不知讲了多少年,却越来越难、越来越稀罕了。中科院原院长周光召2007年岁末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尖锐批评一些科学工作者缺乏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认为这是影响我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问题之严重。

   按理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协作研究有优良的传统,为什么却反倒难了呢?依我看,一是理念出了偏差,一是利益发生冲突。

   组织此次自闭症研究协作的重要人物之一是哈佛大学儿童医院基因诊断研究室主任吴柏林博士。2005年,全球华人生命科学家在上海举行大会时,我有幸认识了他。他为人非常谦和、热忱。人在美国,但一直和中国(尤其是京沪)科学界保持着密切联系,其目的就是寻求友谊和协作。在他看来,科学研究要取得重大成果,不搞协作是不可思议的。不过,有的人却认为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主要靠个人的天赋和努力,难以协作。这可能并不符合科学的历史与现实。当然不能否认和贬低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但我们看到,早在科学还处于个体研究的17世纪,像牛顿这样的旷世奇才已在探寻协作。他和皇家天文台首席天文官弗拉姆斯蒂德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询问天文观测资料,讨论相关问题。实际上,这便是协作的雏形。至于当今,由于研究的难度越来越大、交叉越来越多,需要协作已成为共识。我们要确立这样的理念:协作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和趋势。

   更重要也更实际更难办的是利益冲突。应该承认,协作研究确实会带来诸多棘手的利益分配问题。谁牵头,牵头者与具体研究者特别是主要研究者关系如何,牵头者有何权利、义务?参与者有何权利、义务?有了成果,怎样署名,怎样申请专利,怎样分配奖励、荣誉?科学界向来重视优先权。现在实行市场经济,职称、待遇等均与成果紧密挂钩,谁不看重?为此,协作研究要妥善处理利益冲突,能事先作出明确规定的,尽可能明文规定,有章可循。但是,首先不能斤斤计较,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不能参与协作又不尽心尽力,处处保护自己、时时提防别人。有了想法、进展,甚至连自己的老师或上司、学生都保密,却又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如此小肚鸡肠、貌合神离,如何协作?到头来,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其次,协作成功,大家都沾光、得利,岂不美哉、快哉?如果没有此次自闭症研究的大协作,吴柏林、沈亦平等华人科学家能那么长进、那么风光吗?当然还有公众利益、科学利益。一眼便能看出,协作比不协作好、得利大。

   我真诚希望,扎扎实实总结我们自己新时期协作研究的经验、教训,拿出典型案例,让协作研究促进我国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工作者的成长。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加入收藏
Tag: 研究
上一篇:基因组医学研究重大发现
下一篇:研究称“虚拟玩伴”可激发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构建出世界上首个非人灵长类自闭症模型
  • 蓝色天使的心灵驿站—海洋水族馆
  • 大脑修剪神经元连接细胞有助于孤独症疾病研究
  • 自闭症的研究又有新突破
  • 2017年国际自闭症研究大会议题事关整个自闭症家庭
  • 研究人员发现更多早产儿同自闭症之间的联系
  • 美研究发现:过度使用幼教视听资料有碍语言发展
  • 研究发现语言能力录像对婴幼儿无益
  • 自闭症基因组学研究或让“星星的孩子”远离孤独
  • 研究发现染色体区域带有“自闭症”基因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