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燕:让折翅天使重新起飞
自闭症也教得好
2003年8月,贺小燕捡到一刚出生的小狗。当时它全身都是虱子,为此,她花了整整一下午才打整干净它。小狗的眼神,仿佛孩子找到了妈妈。小燕有时间,就教小狗上下楼梯、跑步、踢足球、过马路,半年后,它就与众不同了:情商高——小燕下班回家,它只要一听见熟悉的声响,就会叫人开门,然后奔出来接,要是没人开门,它会哭得很伤心;自理能力强——过马路从来不要抱,自己上厕所;足球玩得很专业,运球接球样样来得。
也是在那年7月,小燕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儿科医学系毕业了,在儿童医院心理科上班。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患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家长的无助和辛酸让人很难受,孩子吃了很多的药几乎没什么效果,好多自闭症孩子,甚至无药可吃。
而此时,家里的小狗却每天都在进步,小燕觉得,自己该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了,因为老有一句话在她脑子里盘旋“狗狗都可以教得好,人会教不好么?”
是妈妈的错?
小燕决定辞职。因为她知道,自闭症儿童靠吃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自己呆在医院里,也帮不了他们。2004年春节,她开始关注所有找得到的自闭症恢复培训机构,发现情况并不乐观,一是培训机构少,能容纳的孩子更少;二是特殊教育,愿意去做老师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小燕在一份资料上看到:全国自闭症孩子占出生率的0.2‰~1.3‰,而且发生率逐年上升,智障发生率是出生率的1%~2%。这样算下来,重庆至少有上万这样的孩子,那么就有上万个不幸的家庭。
小燕发现:自闭症儿童,来自离异家庭的比正常家庭要高出很多倍,妈妈的压力明显大于爸爸,因为传统认为生出这样的孩子都是妈妈的错。最让小燕触动的是,一个年轻妈妈,她的孩子只有3岁多,老公一家都认为是她的错,她常常抱着孩子躲在被窝里哭,老公当着她领回别的女人,公婆不仅热情接待还希望早点再抱个大孙子。简直没天理!
小燕说,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思想压力特别大,有这样一个孩子,一家人都觉得很丢脸,不敢带孩子参加任何活动,把孩子常年关在家里难见天日。有些父母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比自己的孩子多活一天,能多照顾孩子一天。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更通常的情况是:孩子到了该上幼儿园、上小学的年龄,没有任何学校愿意要他们,家长也不敢冒险送孩子去上学,在学校里受人歧视就更抬不起头做人了。
2004年春节,小燕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培训班,接收了几个自闭症孩子,其中有一个,就是朋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