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在线:永不放弃的父亲
不放弃,不抛弃,当过兵的翁美泉像许三多一样,16年来坚持带着弱智的儿子走遍天南地北寻访名医。
6月11日下午,市区朝晖社区主任程霞告诉记者,翁美良为了能治好儿子的病,这十几年来已经倾家荡产。母亲徐慧敏是下岗工人,为了照顾儿子一刻也不能离开,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翁美泉肩上。为了能养活一家人,翁美泉赴杭打工。
昨日下午,记者一走进翁美泉家,就看到一个大男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若不是看他行为异常,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他是个漂亮的孩子。他手里抓了包鸡腿。徐慧敏帮他把包装撕开,将鸡腿递到他手上。有了吃的东西,儿子就会安静许多。
徐慧敏告诉记者,孩子出生时,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患有溶血性黄疸,因为种种原因影响了智力。
“为了给儿子看病,我们去过佳木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还卖了房子。”徐慧敏说,有人劝过翁美泉放弃,也有人建议他们再生一个,但是翁美泉都拒绝了,他始终抱有希望。
孩子出生时,翁美泉在汽车站工作,承包了衢州到宁海的专线,收入还可以。可是为了儿子能康复,他带着儿子来到当时位于佳木斯的中国儿童康复中心。
后来中国儿童康复中心搬到了北京,翁美泉一家就跟着来到北京,他一边打工一边开始教儿子识字,此时儿子已经七八岁了。
“买了黑板,自己做了教具”,徐慧敏说,“教儿子学唐诗宋词。”翁美泉发现儿子走路姿势不正常,总是往一边歪,于是就带着儿子来到北京郊区的麦地上,练习走路。
最后,一家人来到杭州,将儿子放在一个培训学校里,“教他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
虽然花了16年的心血,儿子回复健康的梦想却始终没有实现。去年,因为年龄太大,杭州的学校已经不收,妻子先和儿子回到了衢州,借姐姐的房子暂时度日。
翁美泉每个周末都会乘坐最便宜的火车从杭州赶回来给儿子洗澡,他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孩子年纪大了,必须给他灌输男女有别的思想。”
除了智力上的问题外,翁美泉更担心的是儿子又患上了自闭症。翁美泉发现一对一的教育交流能起到效果,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父母。在翁美泉的坚持下,儿子现在坐公交车都懂得买票,虽然不说话,但是喜欢上了音乐,有些时候还能唱歌。
翁美泉说:“我以前当过兵,觉得摊到我的事就应该负起责任。”(于山 周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