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和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获免费康复训练
近日,江苏省姜堰市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作的意见》,自今年11月起,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省级示范县姜堰市全面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作,对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和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将实行免费康复,力争2010年实现康复服务全覆盖,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该市财政预算。
《意见》明确,该项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多渠道举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开展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形成比较完整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力争使所有0-6岁残疾儿童都能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所有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和社会福利院中的孤残儿童都能得到免费康复服务和矫治手术。
围绕这一目标,姜堰市将开展0-6岁残疾儿童普查登记工作。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由姜堰市0-6岁残疾儿童调查办公室采取设站与入户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镇(区)新上报的疑似残疾儿童进行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的鉴定,对残疾儿童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定,对确诊的残疾儿童逐个填写情况调查表并上报调查数据,逐步建立覆盖该市的残疾儿童随报制度和残疾儿童动态数据库。
根据掌握的残疾儿童情况,制订各类0-6岁残疾儿童康复方案,要求康复有效率达80%以上,有残余听力的聋儿全部配戴助听器,在康复机构接受系统的听力语言训练,恢复听力语言交往功能。对盲童进行定向行走训练,使之能够独立安全行走。对低视力儿童验配助视器,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视力。
同时,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自理、认知、感知、语言交往、运动和社会适应等能力的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心理治疗、体能训练,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能力。对脑瘫、先天畸形等肢体残疾儿童,通过配戴矫型支具、矫治手术和肢体训练,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和运动行走能力。
姜堰市还将逐步建立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主导的综合性和专科性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康复专业队伍,建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体系。对社区医疗机构残疾人康复指导医生、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康复员进行培训,并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残疾儿童康复基本知识的系统培训,使他们能在社区康复站和家庭指导残疾儿童开展日常康复训练。
《意见》明确,将0-6岁残疾儿童康复纳入该市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建立贫困家庭0-6岁残疾儿童和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免费康复制度。同时,积极做好新时期残疾预防工作,降低残疾儿童发生率。加强对儿童心理精神卫生干预工作的探索,遏制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心理疾病的上升趋势。
目前,姜堰市已有65名残疾儿童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