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 和聪明无关要检查
近日,网友“米语”在网上发帖求助:我大姨的孙子2岁多了,都不开口叫爸爸妈妈。他们去金华很多医院检查过,身体器官都很正常,没有残疾现象,听力也很好。我大姨一家急死了,正打算带孩子来杭州看病。
“米语”的困惑和焦虑引起不少网友的关心,大家纷纷跟帖讨论,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正方声音 |
开口迟的孩子聪明
网友“晶晶靓”说:如果检查出来都没毛病的话就没关系,我同事有个亲戚的小孩,5岁才说话。人非常聪明,自从他会说话就一直说个不停,唠叨得像小老头一样,很可爱。
网友“叻”对此也很坦然:不要紧的,我侄儿3岁了都不会叫爸爸妈妈,带到医院,医生说是因为生活环境太优越,小孩太舒服,父母一直不教他,他主观上没有要学说话的意识,所以不会说。
网友“o0泡泡撒撒0o”则认为,开口迟的孩子聪明。
“不存在这种说法,孩子聪不聪明跟开口早晚没关系。”浙江省家庭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棣云说,孩子2岁多不会说话有很多方面原因,主要还是家人跟他说话的语言环境太差,要经常有人对孩子说话,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没有对象的学习是无效的。
朱棣云说,小孩子在说话前需要不断地积累,内部渐渐地产生变化,有时可能不是很自信,等到很有把握了才肯开口说话,并且希望得到肯定。这种事情往往水到渠成,不需要太担心,家长不要逼迫孩子说话,而应该充分信任孩子。
“可能之前不会说话,一个星期后突然开口说话。”朱棣云说,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很需要安全感,需要父母无条件地爱他,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重要。
住在施家花园的王女士对此深有体会:这种情况蛮普遍的,我女儿现在5岁半,别看她现在一天到晚叽叽喳喳没个完,但她出生后19个月大时还不会开口说话呢,我急得要命。她那时只会发出“嗯”“啊”等象声词,需要什么东西,就动用象声词和肢体语言,我们大人都听得懂,知道她想要什么。她自己好像觉得已经足够用了,不需要再开口说话。
“但是一个星期后,她突然开口说话,第一句话居然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王女士说,她女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不好吃,我不吃。
现在,王女士的女儿成了施家花园的名人,聪明活泼,能说会道。
| 反方声音 |
孩子有没可能患了自闭症?
“有查过患有自闭症不?如果不是,就不用担心,是的话倒要担心下。”有两位网友同时指出,如果器质性检查没有问题的话,可能是精神性的,也就是自我意愿方面的,可以试试当他有所需求的时候故意不满足他的要求,诱导他开口说特定的单词或句子,才答应他给他要的东西。
网友“米语”回应:没用的,你不给他,他就哭死过去,可以哭几个小时,很恐怖的,直哭到昏厥过去,大人都要被吓死了。
两位网友说的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在现实生活中,盯着玩具汽车,一盯就是三四个小时,经常重复说同样一句话,发脾气时用双手捶打自己的脑袋,闭上眼睛就感觉不到东西在哪里,不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这些都是自闭症的表现。
有人这样形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
“孩子开口说话晚一些也很正常,到了2岁多还不肯开口说话,不一定患的就是自闭症。家长如果担心的话,最好还是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或是到医院检查一下。”朱棣云说,自闭症的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是不跟人有任何沟通,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要什么时不是对你说,你说任何话对他都不起任何作用。
| 专家说 |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早说话
孩子2岁多还不会说话到底应该怎么办?有关专家提醒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父母要有意识地对孩子多说话,多模仿。比如,让孩子坐在腿上,妈妈指着苹果发音,让孩子摸妈妈的嘴唇和鼻子,然后说“苹果”。孩子说对了,就给些小奖励。
2.对孩子的要求要延迟满足,尽量让他说出来,再把东西给他。
3.把孩子说话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如“宝宝接球”;每天穿衣服时说“宝宝伸胳膊”、“脚丫出来了吗”,以便孩子把脚丫、胳膊、腿联系起来。
4.创造小朋友的社交环境。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既快乐,又能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5.可给孩子上早教班,系统地开发、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
专家指出,家长要鼓励孩子说话,设法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自然地说,因材施教,耐心引导,持之以恒。如果孩子2岁了还不说话,就应该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