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游戏综合治疗 自闭儿的回馈次数变多
高雄市双螺旋感统复健研究中心物理治疗师 陈秋坪
自闭儿就像太阳一样,以自我为中心,虽有众人围着他打转,却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大家想破头,用尽各种方法,无非就是要跨过那道藩篱,把孩子从禁锢的心灵中解放出来,进而与人建立各种社交关系。
戏剧治疗就是一种介入方式,透过不同社交场景的设计,让孩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学习,便为一种介入方式,不过,自闭儿本身的语言障碍如鹦鹉式语言,往往会让他们辞不达意,使得剧情无法连贯或中断,效果不如人意。
因此,美国圣安东尼奥德州大学特殊教育系副教授甘茨和同事佛罗瑞斯,利用自闭儿视觉优势学习能力,制作一些台词图卡从旁辅助,以「海洋公园」为例,可能会出现「看!是海豚」、「你有看到那条鱼吗?」;若为「农场」,大概就是「有只马在跑步」,台词长短和内容陈述,必须孩子语言程度,而有不同。
不仅于此,研究人员还纳入整合性游戏团体的理念,安排一到两名正常孩子为表演成员。毕竟童言童语是大人无法取代的,而且为了促进他们与自闭儿之间的互动关系,除了事先演练,研究人员也是设计一些卡片,作为提示用。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那些参与演出的自闭儿已能脱口而出相关台词,,不若先前之断断续续。更重要的是,类化运用到其它情境像「生日派对」、「面包店」,也不是大问题。
换句话说,孩子们现在不只可以在表演情节中,讲出适当话语,还能加以变化,应付不同需要,而且与一般孩子的互动频率、回馈次数,都比训练前提升许多,可见这种集合各家优点的训练方法,确有其可行性,不过自发性口语表达能力依然不足,或许还要尝试更多其它作法,来强化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