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儿童:自闭症儿童难进幼儿园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佛山某门诊杨医生。她认为,大部分自闭症儿童都不能接受正常的幼儿教育,而有很少一部分(约20%)的自闭症儿童经过一定的康复训练,是可以走进幼儿园的。
记者再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身份电话采访了四家幼儿园,并说明医生已经认同孩子可以进幼儿园就读,只是期间还需要接受康复训练。但结果是,只有一家说可以接受这类孩子,其他都表示拒绝。他们的理由是:
理由一自闭症儿童有问题很难及时反映。我们两、三个老师要管理班上40多个孩子,很难顾及到一个不说话、不表达自己舒服不舒服的自闭症小孩。一般正常小孩如果肚子疼、头晕等起码能及时反映给老师听,可是自闭症小孩却连话都不会说,一旦出现了什么状况,家长追究起来,我们要担当很大的责任。
理由二自闭症儿童属于特殊教育范畴,而不属于幼儿教育的范畴。我们幼儿教育没办法很好地照顾他们,但去一些特殊学校却能给他们专门的康复训练。我们幼儿园的医生并不具备自闭症的专业知识,他们只为小孩做一些普通的检查。
理由三我们幼儿老师也没有专门学过自闭症的相关知识,即使医生说孩子可以进幼儿园,我们的老师也不知道怎么教育他。
而愿意接纳的那间幼儿园则表示,可以对孩子有特别的照顾,例如提供单独的保育员和辅导员等等。
记者再就此问题采访了自闭症孩子的几位家长,得到了他们的一些意见:
意见一在医生的许可下,自闭症孩子更需要一个集体的环境让他们发展,因为这样可以为他们创设一种交流、沟通的环境。即使他不会说话,但和其他孩子相处在一起,他们的行为、生活方式会对自闭症孩子有一定影响,使他逐渐获得沟通能力。即使不可能完全康复,集体环境对他的影响还是积极的。社会不能把这部分自闭症儿童和集体隔开,因为他也属于集体的一员。虽然孩子需要受到康复训练,但是训练以外,他们更需要学习和别人的交流沟通。我觉得但靠训练是无法让他慢慢融入集体的。
意见二既然得到医生的许可,说明孩子的状况达到了可以接受幼儿教育的程度。当然,医生的指示是很重要的,即使能进幼儿园学习,要面对的情况也很复杂。
意见三自闭症越早发现越好,最好在一、两岁发现,尽早接受康复训练,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到了三岁的时候,如果能得到医生的允许,就正好赶上到幼儿园学习。这是最完美的设想。如果孩子得到医生认可,也应该有受幼儿教育的权利。自闭症孩子应该和其他3岁的小孩一样上幼儿园的机会。
记者观察
在佛山某康复中心里,记者接触到一些自闭症孩子,乍一看上去他们很正常,有一位小孩还眼睛骨碌骨碌的,很像个聪明的孩子。
众人说法一:症状难被发现
这个康复中心的自闭症训练员刘小姐说,自闭症孩子平常蹦蹦跳跳,显得很聪明;而且他们对声音特别敏感,一听到细微的响声就会竖起耳朵听。所以一些不细心的家长和会很难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症状。另外,一些家长以为孩子独个玩的时候不说话是很正常的,不会想到孩子不说话,是有可能得自闭症。
而据佛山某位幼儿老师说,她上幼儿师范时,书里曾说过孩子有内向的表现,也只略略说过对内向的孩子需要情感疏导、多沟通和建立信任关系。她还说,许多老师认为两岁的孩子不说话应该还算正常,也许只是太小,长大一点便能开口了。
另外,一位家长更说某些医生也不了解自闭症。当时她发觉孩子有点异常,叫唤好几声也听不见时,她以为是他的听觉出了问题,于是把他带到医院的耳鼻喉科看病,但医生却以为孩子是弱智。经过几番转折求诊,才确定孩子患上自闭症,使孩子耽搁了不少康复训练的时间。
专家说法: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佛山某门诊杨医生介绍,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期在3?7岁,对其发现应该越早越好,一定要在0-6岁之间,如果到了7、8岁,即使做什么康复训练也没用了。
众人说法二:发现症状却不敢进
一些家长认为,即使发现孩子患上自闭症,他们也碍于面子和社会言论,怕孩子受到歧视、甚至退学,所以不敢和老师沟通好。
据佛山某幼儿园老师说,小小班上有位两岁的小孩,他会和其他小朋友玩,学习也没什么问题,但从来不说话,只会发一些单音。从和他家较相熟的朋友打听到,他的确患的是自闭症,家长已带着小孩到处求医,但去过很多康复中心都无效。
但小孩家长从不在老师面前提及起他的病情,只是略略地和老师说过,孩子话比较少。她说,幸亏这位老师比较聪明,能从话里领略到一些含义,加上平时的观察,就怀疑他得了自闭症。于是老师对这小孩总有一些特别的举动,例如常常拖着他的小手,和他建立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