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年学会穿衣
![]() |
11岁的小全长得很白净,从外表丝毫看不出与正常同龄孩子有什么不同。但通过接触就能发现,小全好像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记者试图与他交流,他却不理。从小全5岁开始,他的母亲韩女士就独自照顾他,带孩子看病、训练、上学……别人的家庭常常能感受温暖,而韩女士却尝尽了酸甜苦辣。
2岁确诊自闭症
与很多自闭症儿童相比,小全属于病症较轻的,并且确诊时间较早。2岁那年,韩女士发现孩子不爱理人,当时以为他耳朵有问题,就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小全耳朵没有问题,但很有可能得了一种在当时还不多见的病——自闭症。韩女士回忆说,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听过这个病,后来就去北京检查,在那里被确诊了。“孩子长得很漂亮,我根本就不相信他会有问题。当时我就蒙了,感觉天塌下来了。”
5岁起母亲独自照料
小全确诊之后的日子,韩女士用“磨难”两个字来形容。为了孩子,她不得不辞掉工作,儿保所、儿童医院、各种康复训练场所成了他们经常出入的地方。吃药、打针、训练,孩子受了各种罪,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小全5岁那年,韩女士离婚了。“离婚时我发誓,我决不放弃孩子,一个人照样能把他养大。”因为给孩子治病,家里经济严重透支,后来她就开始自己给孩子买来相关器材在家中训练。
韩女士说,小全会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思,他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说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生活中,很多事情别的孩子学几遍就会了,而对于小全,几百遍甚至上千遍都很难学会。“就拿教他穿衣服来说,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学会。”
辛苦换来孩子关心
“虽然经历了很多苦,但是我认为总会有希望。”韩女士说,“自从上学后,我发现小全有了变化,他会关心人了。”一次,韩女士做家务的时候碰破了手,当时不经意的一声“哎哟”引起了小全的注意,他马上跑了过来问:“妈妈,没事吧?”这句关心的话语让韩女士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没白费。
专家说法
医大总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董峰介绍,自闭症的症状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具有显著局限性。这种病病因不明,至今也没有完全治愈的病例。我国1982年发现首个病例,以每年10%-20%的比例增加,目前的发病率为0.27%。-1.7%。,比10年前增加了20倍。另外,自闭症多发于男孩。
美国林肯大学教育博士刘弘白表示,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绝大部分存在着两种障碍,一方面是交往障碍,另一方面是学习能力的障碍。交往障碍是难以解决的,而学习能力是完全有可能通过训练来提高的。孩子的能力提高以后,交往能力也会改善。
记者 从竹 摄影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