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给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希望

作者: 更新时间:2009-04-1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助理教授 应用行为分析治疗师 王培实博士

给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希望
老师在对孤独症患儿进行一对一教课。

  尊敬的家长们:

  孤独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有视觉反应异常,智力发育偏低,语言表达困难,动作表情僵化,自我退缩,以及有严重社交、沟通障碍的儿童称为孤独症儿童。

  有关研究还表明,大约有10%的孤独症儿童具备超出常人的技能。例如,有音乐和艺术上的天赋,有特殊的运算能力,有超人的记忆等等。今天,孤独症已被认为是一个系列性障碍,其中包括:爱斯博格症、孤独症、未分类之广泛性发展障碍、瑞特症和童年分裂性障碍。

  孤独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孤独症一度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一直到十年以前,孤独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只占万分之四或万分之五。根据2007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推测,在美国每150个儿童或每94个男孩中就会有一个有孤独症。

  孤独症的成因是什么?遗传学专家推断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包括基因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为什么有些患儿生下来就有明显的症状,而有些孩子则在一岁以前,一切发育正常,一岁半左右时,才出现退步?生下来就有症状的,说明孩子自身的基因成分与组合先天就与众不同。而那些在长大了以后才有行为异常表现的孩子,则是环境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据专家分析,原本脆弱的基因成分与组合,在外界不利环境影响下,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目前在美国,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有大约9万种不同的化学原料,然而,这些化学原料对人体的影响还远没有被揭示出来。例如,我们常用的液体香皂和牙膏,其中就有Triclosan,科学试验已经证明Triclosan具有破坏基因细胞的功能,尤其是对那些先天基因脆弱的儿童的影响。再如,过去在婴儿塑料奶瓶中都含有BPA,以前人们不知道即使BPA含量很低也会对儿童大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直到2008年底,美国最大的奶瓶制造商Phillips Avent才开始不再向美国市场销售含有BPA的奶瓶,但它对海外的市场却没有同样的限制。

  人类在征服孤独症的征途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迄今为止,尚未看到被治愈的研究报告。但是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的。这里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建立在应用行为分析原理基础上的治疗方法,包括密集式强化训练,结构化教学和自然教学法,是目前治疗最具有科学根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想向中国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提两点希望:

  一是要学点正常儿童发育的基础知识。孤独症是一种属于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鉴定的发育障碍。儿童一些情绪和行为方面的症状,通常在3岁以前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只要我们家长具备一定的普通儿童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孩子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就不难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求助于医生和心理学家。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由于父母的“失职”,耽误对问题儿童的早期干预,使原本就有孤独症症状的孩子雪上加霜。在患儿面前,如果采取“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的态度,这是一种“无知的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

  二是相信科学,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切忌怀有侥幸心理,落入巫学的圈套。我在接触中国患儿家长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家长走了许多弯路,陷入了不少误区。中国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四处寻找治疗孤独症的灵丹妙药。面对自己有孤独症的孩子,重要的是冷静和理智,相信科学,而不是无知和不科学的“有病乱投医”。据了解,在中国一些地方所谓的“海豚治疗法”还比较盛行。殊不知,这一套既昂贵又无效的疗法完全是一种“垃圾”,在国外,早在十几年前就被科研院所推翻。令人痛心的是,失去了让孩子接受训练的宝贵时间。我们推崇每天踏踏实实地花上几个小时去训练,一点一滴地训练,一招一式地训练,年复一年地练,孩子的症状就会有所改善和提高。这同农民种庄稼一样,只有在田里流淌了汗水,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加入收藏
Tag: 家长 儿童
上一篇:治疗自闭症良药:爱+理解
下一篇:孤独症儿童的福音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台湾从事特殊儿童教育专家马家骥来兰“传道”
  • 走出孤独的围墙 ——自我封闭心理解析
  • “天使”之歌——海豚“大夫”与义工演绎脑瘫患儿康复传奇
  • 溺爱也会造成孩子自闭
  • 六龄女童被“吓出“精神分裂症
  • 16岁少年患自闭症 在小屋中自闭还企图弑母
  • 更多不幸父母可生二胎
  • 沪特教学校聘请宠物狗当"辅导员" 为学生做心理辅导
  • 全国“心病”患者:2600万
  • 创新为了领先跨越——写在《道道阁儿童之家》全新成功改版之际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