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铁链锁住的7岁男孩
我要找妈妈
被锁的时候他喜欢唱歌,有时候自言自语
他很想抓住铁链的那一端
捡起路边的一个盒饭就吃起来
解开锁链的短暂自由,让他开心地手舞足蹈
他今年7岁,自从3年前父母闹离婚,他大部分时间都被一条铁链控制了。偶尔铁链被打开,他就会不停地“舞蹈”;当铁链再次被家人锁上,他不再说话,一个人唱自己的歌。
■商报记者 宋晓珊 丁亚菲/文 杨东华/图
怕跑丢被锁
6月19日中午12时,郑州市紫荆广场,阳光穿越浓密的树荫在地上留下一片斑驳,东南角的法国梧桐树上挂着根铁链,末端是一把小锁。
一个大眼睛的男孩沿着广场飞奔,嘴里不时传出呼啸的声音……“行行,过来坐着。”60多岁的奶奶叫他。男孩捂住了耳朵,不时做出各种手势,后来干脆用手把脸蒙了起来,不停旋转着。阳光直射在他脸上,和他脸上的灿烂笑容融为一体。
奶奶从地上捡起一个小棍,冲着男孩又叫了一声,正在旋转的男孩立刻跑过来乖乖坐在石凳上。
“他就怕棍子,多小的都怕。”男孩奶奶说,他们来自濮阳,男孩有孤独症不愿跟人说话,为防止孩子跑丢只能用小锁将他锁起来。
这时,男孩从石凳上站起来,抱着奶奶的头亲了一口。随后,他再次起身,捡起了被人扔在路边的盒饭,飞快地吃着,直至吃完最后一粒米。
患有孤独症
男孩叫边锦行(hang),7岁,濮阳市华龙区人。拿铁链锁住他的人,是他的奶奶张女士。
张女士说,行行的爸爸“又黑又矮又没能耐”;行行的妈妈则“高挑白皙又漂亮”。行行两三岁时,还不能开口说话,家人带他来郑州检查的结果是“孤独症”。
从那时起,行行的父母更是时常争吵。在他4岁那年,母亲就闹着要离婚,行行的父亲因此精神上有了障碍,几乎不再说话。行行的母亲,则到郑州一家公司做导游,再也没有了消息。
无人照顾的行行,从此和奶奶生活。他很聪明,奶奶不会做的事他时常可以帮着做,却也让奶奶十分头疼:无人时,他会翻出酱油、洗衣粉等混在一起,把家弄得乱七八糟。为此,奶奶不在家时,“只能用链子把他拴起来”。
被锁起来的行行,最喜欢唱歌。有时,他也会自言自语,说着父母吵架时时常会说的那句“你走吧”,一度把这句话当做“歌词”来吼。
5岁那年,行行被奶奶送去了孤儿院。一年之后,奶奶再次见到他时,他的一条腿上结了血痂,几乎不会走路了。心疼不已的奶奶,重又把他接回了家,依靠着一间房子的租金维持生活。
来郑找妈妈
张女士说,儿子现在精神失常完全没能力照顾孙子,自己年纪也大了照顾起行行来也有些吃力。而且现在行行一天天长大了,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上学,自己希望孙子也能去。
“这次就是来找行行的母亲安俊彩。”张女士说,自己只知道儿媳是一个导游,但是并不清楚在哪家旅行社工作,所以找起来希望渺茫。如果实在找不到儿媳,她希望郑州的医生能够帮帮自己,哪怕把行行当“小白鼠”来治病也行,因为这样最起码行行有了痊愈的可能。
如果你有安俊彩的消息,欢迎拨打商报热线电话0371—65866299跟商报说说。
不该把孩子锁起来
什么情形下孩子会患上孤独症?行行能不能治愈,如奶奶所想走进校园?
昨日,记者就此咨询了12355青少年援助中心心理咨询师赵悦玲。据她介绍,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情绪不稳或是受了刺激,以及孩子出生之后家里气氛、环境不好,都会导致孩子有孤独症、自闭症症状,使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出来。孤独症患者,从某一方面来讲,往往会表现出比一般孩子更为特别的天赋,十分聪明。
在赵悦玲看来,行行并非完全的自闭,他应该是孤独症中较轻的一种,因为他会对奶奶“示爱”,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他的家人,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行行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家人要每天给他讲话,不管他会不会回应。家里要营造一个十分温馨的氛围,让他觉得不管做什么都十分安全。家人可以从让他跟动物接触入手,不要着急。”
赵悦玲强调,对待行行这类孩子,要像对别的孩子一样,绝对不能歧视,“不能把他绑起来,这是一个错误。”
(报料人 李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