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患怪病爱闻汽油味 见车就拧油箱盖
男孩"深情"地闻着汽油。
6月25日下午1时40分,本报热线80889088接到市民张先生来电,“一个小男孩老趴在饭店门口的摩托车上闻汽油味,听说每天都来,这孩子长得还挺好的,要是老闻汽油味对大脑不好,你们快来看看吧”。接到张先生来电,记者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
记者目击
拧开汽油箱盖,趴上去闻个不停
在抚顺支路和山东路交界处的天贵酒店门前 ,记者见到了张先生说的这个小男孩,他背着一个双肩包,上身穿一件蓝白相间的半袖,下身着短裤,身材细长,脸庞清秀,正站在路边吃雪糕,这是到酒店来吃饭的张先生心疼他,给他买来的。
可是,手中的雪糕也阻挡不了汽油的吸引力,记者刚刚站住脚,小男孩就走到酒店门口的摩托车旁,拧开汽油箱的盖子,趴在上边闻起来。小男孩的嘴紧贴在汽油箱口上,时而紧闭双眼,但是一会又睁开,警觉地看着周围,但是他的鼻子始终不离开汽油箱口部。
闻了大约有半分钟的时间,小男孩直起腰来,把盖子拧上,但拧到一半,又后悔了,重新开开,又闻了一阵。
市民说事
摩托推进屋后,他晃门非要闻
“这孩子闻汽油味上瘾了,要是闻着味儿小了,他还会把摩托车摇一摇,这样汽油味儿就又出来了,再趴上去闻”,天贵酒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因为当时前来吃饭的人还有好几位,不少人对这个男孩唏嘘不已,“真可怜,怎么没人管管呢,会不会就跟人家说的那些吃玻璃、吃土的人一样,成了一种怪癖了呢?”老板娘说,因为觉得汽油对人体有害,不让他闻,“他就不高兴了,又是跺脚,又是挠头,很烦躁、很难受的样子”。在这个酒店工作的人对这个小男孩都太熟悉了,“他去年就来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不来了,今年又来了,这一两个月一直都在这里”,店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每天下午过来,晚上很晚才走,“我们晚上十一二点关门的时候,他都没走,从没见他跟什么人在一起,也没有人来找过他”,有时为了不让他闻汽油味,店里的人把摩托车推到屋里,“他就在外边晃我们的门,很痛苦的样子”。
很难沟通
“一个多月没听他说过一句话,顶多笑一笑”
“一个多月,从没听他说过一句话,顶多就是笑一笑”,酒店的老板娘说,这个孩子挺善良,从来不给人毁坏东西,“只有在不让他闻汽油的时候着急,看着真让人心疼,一闻了汽油,就很享受的样子”,老板娘说,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弄的,“但在这边几分钟就得闻一次”。在旁边停车的一位先生也说,小孩不但闻摩托车上的汽油,“我一打开汽油箱,他也过来闻,这个孩子现在不但喜欢闻汽油,就连身上都是汽油味了,出汗也有汽油味”。
为了了解男孩的经历和家庭,记者跟了他一路,他一会横穿山东路(不走人行道),一会又逛到了居民小区里,但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一点都不紧张,周围不少人都见过他,也知道这孩子爱闻汽油。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家住在哪里呀?”面对记者的询问,小男孩没有一点反应。而当他看到酒店门口桌子上的西瓜时,可能是因为他口渴了,抓起来就吃,记者让他坐下慢慢吃,他就听从了。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沟通之后,男孩始终不开口,他开始用手指比划,记者拿出采访本和笔,问他多大,男孩在本子上写了个“12”。“家里的电话多少啊?”男孩放下笔,去闻了一会汽油后,又转回来,拉着记者的手,歪歪扭扭地写了“电话”俩字,可能是觉得写得不好,男孩重新写了好几遍,记者注意到,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酒店门口“公用电话”的牌子,“这孩子很聪明,还知道照着写”,周围的人都感叹。但是,男孩始终没有把电话号码写出来,记者问他的名字时,他在本子上写了类似于“建”字的左半部分,但始终没全写出来。
疑问不少
男孩穿得干净,书包里装着吃的没有书
在孩子写字的过程中,他一直要拉着别人握着他的手才写,“可能是最开始学字的时候家里人就是这样教他的吧”,酒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而向本报反映情况的市民张先生却觉得这是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个小男孩可能来自即墨,父母离婚了,“应该是在青岛有亲戚,有人在鞍山二路、错埠岭等地方都见过他”,周边居民跟记者说。“这个孩子不像没人管,今天早上我问他上什么学,看什么书,他拉开书包给我看,里边有桃、杏,还有一瓶矿泉水,就连身上的衣服也是刚换的,昨天的穿了好几天了”,酒店的老板娘说,男孩长得这么漂亮,穿得也这么干净,心眼也不坏,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很可惜,“这种怪癖应该能治好吧,希望媒体报道以后能帮帮他”。
因为截稿时间的原因,记者下午3点多离开的时候,小男孩仍在周围徘徊,打电话的张先生表示,这种家庭出身的孩子缺少关爱,心理很容易出问题,他也是因为心疼孩子才给记者打电话的。记者也希望他的家人看到小孩能站出来,有什么困难说出来,说不定就有人能帮上他呢,不要可惜了孩子的未来。如果您知道这个孩子更多的信息,或者您是他的家人,欢迎拨打电话89980670与本报联系。
文/图 记者 郝春梅(请市民张先生前来领取线索费150元)
■专家观点
不少小孩闻汽油上瘾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于建华主任介绍,汽油是一种挥发性物质,而所有的挥发性物质都是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出现的,“大多数人出现问题都在社会上自己解决了,挥发性物质成瘾的在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中比重不是很大”。
于建华介绍,在他接触的病例中,“烟酒、毒品等成瘾是比较常见的,还有闻汽油味儿、农药味儿,吃土等,都有成瘾的”,研究药物依赖学的于建华说,“有不少小孩子喜欢类似于汽油这种带有芳香性的挥发性气体,这种现象国内外的儿童中比较常见”,于建华说,汽油是苯类物质,挥发时有种甜香的味道,容易使儿童上瘾。“儿童往往只是追求单纯的喜欢,不会考虑到后果,但是他的家人会知道,长期吸入对人体有害”,于建华表示,大多数孩子在家庭教育之下或者年龄稍大一点,就会控制自己或者通过严加管教以及药物治疗等好转。
但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也有可能是为了缓解不良心理情绪而对某种物质产生依赖,“在拥有之后就会有喜悦感,比如通过闻汽油香味,来缓解自己的恐惧、紧张、焦虑,没有安全感,而代之以喜悦感来化解不良情绪,“但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的话,即使给予社会教育和别人的帮助也远远不够。
■新闻链接
有的人闻后出现幻觉
晕车的人往往一闻到汽油味就觉得厌恶就想吐,可也有些人很喜欢经常闻嗅汽油味。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可接触到胶水、油漆、机动车燃油等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产品,因而有可能使一些人发生嗜好甚至成瘾。
有一城市的统计资料显示,有98.2% 的中小学生接触过此类溶剂,23.8% 的学生表示喜好此类溶剂的气味,0.8%的学生喜欢经常闻嗅这些溶剂,个别学生闻后出现麻木、欣然、幻觉等成瘾症状。(城市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