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与孤独症家庭结对子

志愿者在仪式现场签字
9月19日,“沟通心灵、携手同行”大连市孤独症家庭与助残志愿者结对仪式,在甘井子区特教中心举行。结对仪式上,由市残联联合本报及团市委共同发起的征募活动中征募出的志愿者与市内部分孤独症家庭签订结对协议,今后将对这些家庭提供免费的服务。
■协议书
“一助一”结对协议书上规定,助残志愿者每周至少为孤独症家庭提供一次以上的爱心服务,不能有任何不尊重孤独症家庭的不文明行为,也不得接收或索要孤独症家庭任何报酬及物品,若助残志愿者不能为孤独症家庭继续提供服务时,需要在服务终止前一个月上报。
今年9月4日市残联与团市委及本报共同发起向社会各界征募孤独症儿童家庭服务志愿者的活动,在滨城大连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9月4日报名之日起到现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已经有几十人报名加入志愿者行列。他们纷纷表示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孤独。
此次征募的志愿者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有医生、教师、公务员、企业经理、学生、爱心司机等等。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刘同伟今年已经53岁。 37岁的药剂师孙玲告诉记者:“我以前就很想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这些孤独症孩子,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也不知道怎么去帮,这次半岛晨报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平台给我,让我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给这些孤独症孩子,我很高兴。 ”带着女儿一起来签约的吴杰也是看到本报发起的征募活动而报名的。
据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宋继君介绍,本次活动到目前为止,征募到志愿者50多人,但打来电话申请帮助的孤独症家庭数目远远高于本次活动原计划所招募的志愿者数量,现在全市有近3000名孤独症儿童,仍有很多患儿每天都呆在家里。团市委将采用边招募边培训的方式,长期坚持招募为孤独症家庭服务的助残志愿者。 见习记者侯晓楠文/图